博物馆不适合打卡拍照引争议,高冷博物馆“网红”化可耻吗?

热点资讯2022-12-20 16:30:35智慧百科

博物馆不适合打卡拍照引争议,高冷博物馆“网红”化可耻吗?

“本来想打卡国宝拍照,没想到不允许摄影。而且博物馆光线太暗了,拍不出美照。”

最近,有网友慕名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仅展出16天的国宝《缂丝莲塘乳鸭图》却“无法拍出美照”。这则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高冷博物馆可以“网红”化吗?

从普通网友到业内专家,对如今无所不在的“网红”化趋势有着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博物馆具有科研、收藏、教育等功能,理应保持其高冷的严肃感和学术性;但也有人认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应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网红”化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网红是博物馆的宿命?

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此次展览是这件国宝数十年来首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亮相,展期仅有16天,观展要提前预约,每次参观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

不过有网友参观后还是留下遗憾,“原本想跟国宝打卡合影,结果现场不让拍照”。该网友发出的照片中,只有一张远远拍下的参观者们围绕展品观看的照片。该网友还表示,参观其他展厅虽然可以拍照,但展厅内光线太暗,“不适合拍照”。

“你是去看展览还是拍自己?”“博物馆是去参观学习的,不是打卡的。”“跟文物比,你真不好看。”在该网友社交媒体下,不少人纷纷留言批评。

然而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分享各类博物馆“打卡攻略”的帖子比比皆是,甚至详细到“最佳打卡点”“最佳夕阳拍摄时间”等经验。例如不少人推荐震旦博物馆的旋转楼梯和二楼,“能拍出凡尔赛宫的感觉”。

在许多人眼中,很多博物馆本身就是城市“打卡地”。目前,上海已经备案的各类博物馆达159座,平均每1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矗立在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外观成了不少游客必拍的建筑,近期被“剧透”的上博东馆镂空建筑中间,悬浮的旋转式大型步道,也被不少市民预定为“网红打卡点”。利用昔日跑马厅建筑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拥有“大烟囱”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不少城市游攻略推荐的“打卡点”。

“博物馆建筑的样貌反映了城市的大众审美偏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以“都会之窗、城市形象”来形容博物馆的地标性功能。有业内人士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一个博物馆几乎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不过,也有不少文博爱好者和专家强调,“网红”化不能成为博物馆的根本。“公众对博物馆的依赖感与一般网红打卡地有着本质区别。博物馆根本的吸引力,还是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价值磁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认为,利用网红效应扩大社会影响需要把握好度,不应偏离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服务平台,服务于城市和社会是主业,包括为国家或城市累积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并向公众展示,从事公共教育、宣传推广等。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博物馆的高冷是其气质所在,这与网红文化背道而驰。不是说拒绝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而是网红化的方式和方法可能削减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业内需要警惕的。”

“硬币的两面”

高品质的展览毫无疑问是博物馆直接面向观众的“核心价值”之一。将参观展览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品牌策划顾先生发现,近年来许多网上受捧的展览品质其实并不好:“一两幅不算出名的原作,配上一些当代雕塑装置和可以触碰的‘互动环节’,就能办一个收费展;有些甚至原作都没有,直接上复制品和数字影像,主打的就是‘潮人云集’‘好出片’。”然而一些有着扎实学术考据功底的展览,却因为“不出片”就迅速湮没在网络海量信息之中。

日前上海博物馆70周年之际举办的“博物馆的力量:赋能城市未来——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活动上,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介绍,在伦敦的游客只有20%会走进博物馆。这引起了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的思考:“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也好,艺术中心也好,那是观众走进去之后。博物馆要融入社会之中,要走到城市生活中心,才能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2017年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成为当年上海科技节重要活动之一。文物艺术品怎么能成为科技节的主角?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参观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严谨”,同时“像艺术家一样有想象力”。“科学很硬,加上文化和艺术的推动,能让人愿意爱科学。艺术和科学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分开了都不能叫钱。”

今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被称为近年难得一见的“现象级”展览,实现口碑与流量双丰收。通过对三代文物的系统梳理与展陈,观众能够了解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内在动力。而这场展览在互联网上同样获得一致好评,“很多网民自发撰写观展感受,从文物的形制到纹饰的样式,从各个角度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顾先生回忆,“那段时间朋友圈里,谁还没看过这场展览谁就没跟上节奏——这才是真正的‘网红’,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博物馆能设相亲角吗?

上海博物馆前任馆长杨志刚曾分享过一件趣事:他在医院看病时,医生看到他的工作单位后说,自己“第一次谈朋友的地方就在你们上博。”

无独有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也介绍,馆内曾统计发现,有很多人在博物馆相识相恋并组建家庭,“博物馆也可以成为邂逅的平台。”

陈履生拜访过许多博物馆,在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阿姆斯特丹的电影博物馆,每年超过60%的观众既不看展览也不看电影,就是来用餐喝咖啡,因为博物馆在运河边,船来船往,风景宜人。他在一次演讲时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却忽视了休闲功能。不少博物馆在设计之初,甚至未曾考虑预留公共休息场所。

从事旅游工作的市民孙虹对此颇有感触,在海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珍贵藏品前会放上长椅,参观者可以坐下欣赏。但国内许多博物馆几乎找不到休息处,“之前看一场精彩展览,站了三个多小时,找了很久才在三楼卫生间旁找到一个椅子。”

不过他也发现,近年来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在综合体验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在西岸美术馆,参观者看展之时,也可以坐在滨江平台,吹吹江风,喝杯咖啡。在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留出了大片可供参观者休息活动的公共区域,并在五楼露台设置了一处江南园林,既是江南文化主题展的室外延伸,也能眺望周边的都市景观,是参观者休闲和举办活动的去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的博物馆应该具有“复合功能”,除了参观展览,还能在博物馆空间里休闲、社交、餐饮甚至只是发呆,享受浮生半日闲。即使一部分参观者对文物和展览并不感兴趣,只想进来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他们选择踏进博物馆这一步,就是给了彼此一次机会。博物馆应该是观众喜欢来、愿意来且进得来的。”

今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公布的博物馆最新定义,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深化博物馆专业性的同时凸显了公共性。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认为,“今天的博物馆是最具包容性、参与性与多样性且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空间。”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一定义也阐释了博物馆主动融入城市,嵌入社区,与市民游客建立更广泛的文化连接,为公共教育和艺术美育提供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美好体验的必然趋势。

不过也有人担心,当博物馆试图吸引更多人关注时,“网红”化会加剧博物馆的同质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一经推出,许多博物馆迅速跟进;圆明园尝试“文创雪糕”,迅速成为文博场所的“标配”。如今谈到未来博物馆,许多人立即联想到咖啡厅、轻食餐饮、体验工坊……“所谓网红化,是同质化的一种当代表现。”有业内人士坦言,“网红”化背后是许多博物馆运作、管理方式趋同,这种迎合大众的方法缺少学术含量,没有技术门槛,失去了博物馆必备的独特性。

陈履生认为,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的红,而是持之久远的存在,博物馆需要以独特的文化定力来塑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架构不同于网红的与公众联系的方式。

“学术上高冷,姿态上亲民。”孙虹说,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不仅要能当“网红”,更要能够“长红”。

本文标签: 博物馆  文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