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加拿大教育的真相后,这位妈妈说,我不相信孩子会有突然开窍的一天

热点资讯2022-12-11 10:23:30智慧百科

体验过加拿大教育的真相后,这位妈妈说,我不相信孩子会有突然开窍的一天


看点加拿大的公立教育系统,因其实惠又宽松的氛围,一直受到众多中国家长关注。然而,这样的教育是否能一劳永逸呢?本文的妈妈便认为:过度相信孩子内在生长的能量,其实也是一种极端,很可能会掉入“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文丨柯察金 编丨May

在国内,“内卷”这个词,都快把人提累了。

2018年,妈妈Ming与丈夫举一家三口定居加拿大。女儿Coco结束国内的幼儿园,目前就读于安大略省的一所公立学校。


Coco

“身心健康”,这是Ming给加拿大这个新环境的总体评价。不过不久前,她又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加拿大的公立教育,就像是温水煮青蛙。”

出于好奇,外滩君找Ming妈妈深度地聊了聊,收获很大。不光了解到更多海外教育的一手视角,也对“内卷”、“鸡娃”这些老生常谈的词,有了些新的看法……


美好的“温水”

无法应对现实

说起“温水煮青蛙”,别误会,聊加拿大公立教育,它应该算是中性词。

至少在尊重孩童天性这方面,加拿大这“温水”没得挑。学校里充满鼓励式教育,孩子被老师“夸麻”。

公立学校虽不像私立学校那样,放学后还有各种CCA(辅助课程),但小朋友的交际活动也很丰富。午饭后,公校的孩子们会有“recess”,即自由活动的时间,社团、校队之间的比赛等搞得同样非常热闹。

而且,跟收费昂贵的私立教育比,本身就不合适,加拿大的公立教育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连书本都不用准备,老师给免费打印好材料,学校就差管饭了(有的学校可能会给低年级的同学开设食堂)。”

孩子三点半放学,几乎没有作业。小朋友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

加拿大施行12年义务教育(魁北克区长达13年),就算中学读到20岁,学校也不会催着毕业,达不到条件的话,大不了再多读一年。

这么“良心”的教育,听上去很乌托邦。可惜这个世界,不相信乌托邦。


对于加拿大来说,最大的现实便是,几乎各个行业都缺乏技术人才,只得从国外大量引入。Ming和丈夫来到这片土地,也是以技术性人才的身份。这算不算“温水”下的结果之一呢?

现实生活也正如Ming所说:“真实的世界,一定是会遇到痛苦的。”

而且对于作为移居者的华人孩子来说,未来的选择肯定是比本地白人少。加拿大一样,也是人情社会。没有本地孩子那样的关系网,华人孩子最大的选择还是冲个好大学——在西人眼里,华裔成绩好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加拿大高考的录取,虽说不止看分数,但成绩是最基本的入场券,且好学校的“票价”颇高。像以计算机专业闻名的滑铁卢大学,分数线已差不多来到97%。

每年,加拿大也会有宣传“状元”的。刚来加拿大,Ming听到有学生成绩是100%,难以置信。后来才知道,这一般是通过IB加的分。


IB并不是想上就可以上。Coco现在读6年级,到了9年级,她也面临着一场选拔,决定是否能读IB。其它科目倒不担心,Ming打算在七八年级把Coco的法语提上来——加拿大的IB,英语法语都是必修。

高中是一个分界点。在惯常没有作业、轻轻松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这时候往往会发觉,自己已经难以应对备考高等学府的强度和挑战。

Ming说,如果女儿不是在gifted program里,可能也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到9年级后就算想努力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温水与现实之间的不兼容之处。


逃离内卷

并不是摆脱竞争

在加拿大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即考入“Gifted Program” (华人称之为天才班),筛选出top2%的学生。教这种班的教师,都有经过特别训练的证书。gifted program不是每所学校都有,通常一个学区里,有1-2所学校设有该课程。


Coco就读的学校本身很普通,唯一的特别之处,便是有这个program。当时考了两轮:第一轮是认知能力测试,主要是文化课;第二轮是心理学部门所制定的智力测试,也就是看孩子IQ多少。

“gifted program”虽称作“天才”班,但Ming斟酌,其实top2%还不能说是天才,只是说包含了那top 0.1%的可能性。gifted班里的孩子,看上去和普通班没什么差别。不过她的重点,也并不在于给Coco贴上个“聪明”的标签,而是让女儿警惕普通班这个过于舒适的“泡泡”。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孩子周围的环境对她一定有影响。尤其是gifted的孩子,学业相对轻松,如果周围孩子都在打游戏,她也会放弃挑战自己,小富即安。”

而一旦摆脱掉躺平的想法,从温水里跳出来,我们便能看到加拿大教育中,似乎有那么一点矛盾的地方——加拿大教育,可能并不反对“卷”?

在快乐教育的大背景下,gifted的存在本身就有些“可疑”——进到gifted班后,孩子除了作业一下子多起来外,还会有老师各种推荐,去参加很多国家级或国际级竞赛。

比如Coco全班都参加过多次数学竞赛。而且所有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学校、区里、全国和世界的排名。老师也不去做培训,只是拉学生去比赛。

Ming表示,加拿大教育的重点似乎不在培养——没有说“培养”一个孩子去打数学竞赛的——而是找到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换句话说,有能力、有天赋的孩子,加拿大也任由他们去“卷”。

或许,我们得先对“卷”这个概念做个区分,厘清它跟“竞争”之间的关系:

一考定终身之所以不可取,问题并非出在“竞争”上,而是它把所有孩子,限定在单一的赛道上,像是生产出千篇一律的产品。

但竞争本身,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么?况且,个性化的竞争,往往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引擎。

Ming带Coco打冰球,看到本地白人孩子的状态后,便深切体悟到这点。Gifted班里亚裔能占到八成,白人孩子去哪了,他们真的是躺平了么?其实不是,他们也拼!只不过不一定是在成绩方面拼。


冰天雪地,照样练球

“我们住在多伦多偏北,这里冰球队华人孩子一般只有一两个,其余都是白人。看老外打冰球那劲头,比中国孩子搞学习要猛。”他们拼到什么程度?晚上零下十几度,跟着教练去找露天的冰场;连在家里,也到后院用水浇个冰场练。


这些孩子,到底算不算卷呢?

Ming觉得,看一个环境卷不卷,不是看竞争有多激烈,而是孩子到底是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还是被迫在单一赛道上争那一两分。

加拿大目前仍算是一个不错的环境,原因就在于“至少孩子能有选择”——更多的还是百花齐放的竞争,而非无意义的内耗。


家长角色的正确“打开方式”

6年级,gifted班,纵使如此,Coco每天晚上几乎7点左右就能把学校的功课做完,自主时间还是很多。

但大把的自由时间,是否就等同于个性化的兴趣发展?

一般我们常听到,“要相信孩子内在生在的力量”,可Ming却觉得,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家长应该克制下自己的“相信”——把兴趣变成志趣,把尝试变为擅长,这个过程光靠相信是远远不够的。

直白地说,家长得做孩子探索兴趣之旅中的第一个推动者。

像Ming妈妈表示,如果把push统称为鸡娃,那她大概是鸡的。只不过,她有一些自己的策略和原则。

01

不要指望孩子“突然开窍”

指望孩子在所处的环境中突然开窍,Ming觉得不现实。

诚然,的确有孩子能自己找到内驱力、自己捣鼓出成果,但作为家长,最好别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可能性上。

在Coco小的时候,Ming选择给女儿的兴趣爱好做“加法”,各方面都去尝试:三四岁的时候,芭蕾舞也去学,跆拳道也去学,从美术、钢琴、冰球再到现在的机器人比赛…


Coco参加机器人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就算孩子没开窍,家长也能看清很多事情——不管什么活动,往孩子堆里一放,一段时间就能看出自己孩子是不是适合。

“做父母的,天然会觉得自己孩子哪哪都好、哪哪都有天赋,不过咱千万别这样,还是得客观一点。”

Ming看到,女儿Coco大概还是继承了家里理科的基因,艺术方面的天赋明显差一截。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做“减法”: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理科上,其它爱好只当做一般兴趣。

02

要做就不要想着舒服

Coco打的是VEX(IQ),一项世界性的机器人挑战赛,国内也有很多孩子在打,不过加拿大这边的俱乐部比较便宜,一个月400加币,只是要求各人家里得有套设备去练习。

去年加入俱乐部一段时间后,Ming觉得,机器人是非常适合Coco的一项活动。机器人的好处在于,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挑战。既需要机械、电子、软件的综合知识,也需要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还需要比赛过程中的抗压能力。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计算机和机器人在北美容易就业,收入较高。但更重要的,Coco在公立学校的理科学习相对轻松,即使在gifted班也是全A成绩,所以考虑机器人一方面是她学有余力,另一方面是推着她跳出舒适圈。

为什么一定要让Coco去打比赛?Ming最看重的不是奖状,恰恰是挑战本身。她说,比赛就是帮助孩子更早地触碰真实的世界,去认清自己的能力,去了解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Coco在VEX IQ世锦赛上取得佳绩,

与俱乐部的合影

唯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才能摆脱被温水煮到丧失意志和勇气。

“温水煮青蛙的结果就是,表面风平浪静,水下各自努力,某一天潮水退去,就能看到谁在裸泳。”

Ming对Coco的态度就是,如果不感兴趣或者想放弃,一开始就说好;但如果选择了一条路,就不要想着很安逸地做下去,后面一定会出现挫折。

“又要赢,又不想努力,没有这么好的事。”

03

抓过程而不是盯结果

Ming妈妈在加拿大平时也有工作,所以在“减法”做得差不多后,便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陪Coco打机器人比赛上,做她的家庭私人教练——这个身份,最主要的内涵就在于陪伴、支持以及解决问题。

为什么不少孩子的爱好没办法坚持下去?因为往深了走一定会遇到瓶颈和障碍,而很多家长仅仅是问孩子“为什么没做到”。

在Ming看来,最可怕的一种鸡娃,是家长去盯一个他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只去push结果、给KPI,而不关心过程。比如把压力直接给到孩子,要求必须拿第一,但孩子反问要怎么拿第一,不清楚。“这就完了。”

Coco打比赛的这两年里,遇到数不清的困难,Ming所做的,永远是想办法帮孩子度过难关,而不是指责。

她自己本身就是工科背景,非常清醒每次问题出在哪,理解Coco有时候解决不了某个bug,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所以小孩子的很多尝试都比较盲目。”

每到这时,Ming就用搭模型等各种办法,给Coco提供一些有益启发,“这也正是机器人的魅力,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Coco在认真地拼装机器人

所以说,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可以且必须发挥一定作用的。只是这个作用,应该是体现在过程中。

就像打冰球——Ming说,冰球圈的很多华人家长也是这么做。他们和孩子一起打冰球,结果打的水平贼高,每个动作、理论都特别清楚。“其实一代华人移民哪有会打冰球的?都是陪孩子练出来的。”

Ming的观点是:“比赛的目的是学习,是打破自己的局限,输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努力和成长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总结上面所说,其实Ming在下决心让女儿打比赛前,思考得已经很清楚:

通过加法,发现孩子的兴趣与擅长;

通过减法,集中精力深耕一个适合孩子的项目;

一旦决定,就要让孩子不断走出舒适圈;

注重陪伴孩子的整个过程,看淡最后的具体结果。

把这几点捋顺了,结果一般也不会差。就在前几天,Coco的小组拿到2022-2023赛季第三场正式比赛的冠军。6个月来不停的修改、纠错和分析,终于有了回报。


Coco的小组开心地领奖

教育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的确关键,但换了环境也并非一劳永逸。

成长是趟超长的马拉松,其间,家长和孩子的心态都挺重要……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本文标签: 加拿大  coco  教育  魁北克  我不相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