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鸡娃”自曝成长经历:四岁被“鸡”,20年后长成这样

热点资讯2022-12-29 10:30:58智慧百科

北京首批“鸡娃”自曝成长经历:四岁被“鸡”,20年后长成这样

“鸡娃”?在未婚未育的网友眼中,这个词语相当陌生,听上去像是特殊职业的孩子,实际上却是教育内卷衍生出来的专业名词,指的是给孩子不断打鸡血的行为,主要发力群体是中国的广大家长,他们被称为“虎爸”“虎妈”,致力于让孩子成龙成凤。

“鸡娃”群体原本分布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经济条件不错,至少是中产以上阶层,对孩子奉行精英教育,以求将来能跨越阶层,成为上等人。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鸡娃”群体通过信息交流迅速扩大,逐渐出现在二三线城市,“鸡娃”教育开始广泛流传于育儿领域,到了为人父母看到便心发慌的程度。


都知道鸡娃是教育内卷的结果,可没有家长敢停下,只因担心孩子的未来。而这时候,北京首批“鸡娃”中的一位现身说法了,她四岁开始被“鸡”,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故事和结局既让家长们羡慕,又揭穿了“鸡娃”的本质,让家长恍然大悟。


▲一个被“鸡”长大的孩子:

在外人眼中,北京姑娘王诗雨(化名)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她四岁开始学古筝,九岁把各种厉害的兴趣班上了一遍,别家孩子还在跳皮筋的时候,她就点亮了古筝、华数、奥数、芭蕾、跆拳道、工笔水墨和素描、科学制作、英语等多种技能,可见父母对鸡娃的执著和用心良苦。

小升初以后,王诗雨就没了“周末”,在父母的安排下,王诗雨放了学就要穿梭在各种教育辅导机构之间,除了主要课业成绩外,她还要上奥数班、金牌班,全方位培优,把生活塞得满满的,一分钟不敢浪费。

“我高中读的是北京四中,大学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目前的职业是编辑。”

王诗雨的自我介绍让不少家长艳羡不已,围观网友都认为这是王诗雨父母的功劳,可接下来她的发言,却给热血沸腾的“鸡娃”圈泼了一瓢了冷水,只因王诗雨现在的一切都与鸡娃关系不大,她的优秀也并非“鸡娃”的结果。


▲北京首批“鸡娃”的成功之道:

人人都认为王诗雨是在父母兢兢业业的“鸡娃”过程中成长为优秀的大人,事实上并非如此,王诗雨从小资质有限,智商属于普通人,她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努力。但即使一家人不眠不休

奋今,王诗雨依然没有达到“成功者”的标准。

王诗雨小学时期技能全满,却依然被一流学府拒之门外,最后靠花钱进入了一所重点小学。小升初的时候也是如此,名校招生名额有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家父母能斥巨资让那送孩子去欧美长住锻炼口语,也能发动人脉让孩子寒暑假跟着中科院去研究创造,王诗雨的服做不到。


就在一家人绝望之时,北京四中却发来了邀请函,原因是看上了王诗雨的写作能力。

是的,父母拼尽全力、勒紧裤腰带给女儿报奥数班、双语课,艺术技能全部点亮,却比不过王诗雨从小没怎么花费功夫的“写作天赋”,

鸡娃输给了孩子的业余爱好,

这让王诗雨的父母陷入了迷茫。


▲鸡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王诗雨的亲身经历发布到网上后,不少家长都对鸡娃产生了怀疑,认为鸡娃是否属于无用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我看来,王诗雨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鸡娃是有用的,虽然王诗雨是凭借自带的写作天赋进入了北京四中,最终考取北影。但在这个过程中,王诗雨被父母从小培养的鸡血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帮助她的写作天赋进一步发展。


说实在的,有天赋的孩子太多了,鸡娃也是激发孩子潜力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做的,便是学习王诗雨父母的坚持,避开对方的“广撒网”,找准孩子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力,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实现鸡娃的真正意义。

最后,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快说出你的鸡娃计划吧!

本文标签: 鸡娃  内卷  父母  王诗雨  兴趣班  北京市  成长经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