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当许多品牌还在打着“日本进口”的旗号招摇过市时,龙江和牛却已凭借国产和牛“杀”疯了?
2021年7月1日,龙江和牛的主板IPO申请获受理;直到2022年9月2日,才收到反馈意见;9月30日,龙江和牛更新招股说明书,然后又陷入了漫长无期的沉寂。
作为国内首批从事和牛养殖及加工的公司,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和牛”)仅用10年时间就走到上市门口,但国产和牛尴尬的市场地位以及不断下降的毛利率,也让这个“国产和牛第一股”有了些许“难产”的迹象。
背靠百胜好乘凉
这是一位美国籍台湾商人在大陆养殖澳洲进口的日本牛的故事。
据媒体报道,早在上个世纪,林庭盛就开始在台湾开展肉类生意。
1995年,林庭盛女儿林紫照作为董事的香港骅茂在上海创建上海元盛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元盛”,为避免同业竞争,龙江和牛于2018年收购了上海元盛的肉制品加工业务),建立了第一个生肉加工厂。
2004年开始,林庭盛被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招商引资进入当地开展肉类加工业务。2006年,在当地政府既提供用地又争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项目正式投产。
2009年7月,林庭盛出资200万元,由员工代为设立龙江和牛的前身龙江元茂。
2012年,龙江和牛瞄准和牛在国内的广阔市场,投资4.2亿元新建新西兰和牛饲养加工产业化项目。2012年、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近千头和牛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乘坐包机远道而来,龙江和牛正式开始了和牛养殖及加工业务。
与此同时,龙江和牛也先后进入百胜餐饮集团(肯德基、必胜客等)、王品餐饮集团(王品牛排、西堤牛排、鹅夫人等)等连锁餐饮集团,以及京东自营、食行生鲜等电商平台的供应链中。例如,一度备受欢迎的肯德基“嫩牛五方”,就来自龙江和牛与品牌的联合开发。
时至今日,百胜集团仍牢牢占据龙江和牛第一大客户的位置。2018-2021年销售金额分别为2.73亿元、3.8亿元、5.41亿元、6.13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比例分别达到39.38%、40.78%、44.43%、41.84%。
也是在2013年,公司正式交给“二代”林紫柏。
2015年12月15日,“龙江和牛”在淘宝聚划算平台首发,试图借助互联网平台,走入普通消费者心中。
不过,或许是背靠百胜集团已然令龙江和牛“吃喝不愁”,近几年,龙江和牛对线上渠道的开拓不进反退。截止目前,龙江和牛天猫直营店已经关闭,仅剩京东、食行生鲜两个线上平台。京东作为第二大客户,每年的销售金额占比最多不超过7.5%。
2018-2021年,龙江和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9.32亿元、12.18亿元、14.64亿元,其中来自线上销售的收入分别仅为4403.06万元、5239.54万元、9777.03万元、6417.21万元,占比分别仅为6.35%、5.63%、8.05%及4.40%。
图片来源:龙江和牛招股书
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1472.16万元、8306.44万元、9506.88万元、6889.12万元。
“龙江和牛”不全是和牛,国产和牛不全是国产
目前,龙江和牛主要从事和牛养殖、和牛屠宰及牛肉(含和牛)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牛肉等肉制品以及纯种和牛冻精、育肥前期改良和牛、和牛饲料等。
其产品以肉制品为主,2018-2021年销售收入分别为6.18亿元、7.41亿元、9.44亿元、10.09亿元,占比分别为89.14%、79.68%、77.74%、69.16%。
虽然从名字上来看,龙江和牛的产品理应以和牛为主,但事实上,2018-2021年,其和牛牛肉制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724.35万元、6642.81万元、2.54亿元和4.18亿元,占牛肉制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1%、10.29%、28.90%、43.01%。
也就是说,龙江和牛销售的产品大部分仍是普通牛肉。
在宣传口径上,龙江和牛是“不用装成进口”的“国产之光”,但2019-2021年,龙江和牛分别向第三方采购了22.67吨、215.53吨及781吨包括澳洲和牛在内的和牛肉,考虑到招股书中披露的肉制品分部主要供应商均为牛肉进口商,这部分和牛肉来自于进口的可能性较大。
图片来源:龙江和牛招股书
事实上,无论是在品牌效应还是成本优势方面,国产和牛本来就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和牛,顾名思义,一种原产于日本的牛。20世纪初,日本为了改善国内牛肉的品质,将本土牛与外国牛杂交选育而成的肉牛品种。
20世纪中叶,日本确定了四个和牛品种:黑毛和种、褐毛和种、日本短角种及无角和种,其中黑毛和牛由于更符合经济价值,占和牛养殖总数的九成以上。
和牛与其他牛肉最大的区别在于脂肪含量。由于肌间脂肪含量较高,也就是“霜降”或者“雪花”部分,使得和牛肉质鲜嫩、口感独特。
为了推广和牛,日本为此设置了一系列评价体系。
比如“步留等级”,指的是牛只的产肉量,先测量牛第六到第七根肋骨间切面的“胸最长筋面积”“皮下脂肪厚度”等数据,再通过一套固定公式去计算“步留等级”,将其从高到低分为A-C三个等级。
再比如“肉质等级”,从脂肪交杂度、脂肪及肉的色泽等方面,从高到低分为1-5五个等级。
随着和牛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全球畜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澳洲也引进了和牛养殖,并与安格斯牛杂交出了“澳洲和牛”。澳洲的和牛等级划分制度又与日本不同,主要根据肌间脂肪的含量由低到高分为M1-M12十二个等级。
图片来源:龙江和牛招股书
等级最高的A5级和牛,一公斤的价格可以达到数千元。京东平台元盛旗舰店的一款“龙江和牛 A4级眼肉牛排原切套餐”,250g就要价269元,一公斤的价格超千元。
但如此昂贵的和牛肉销量虽然上升,却反而令龙江和牛毛利率持续下滑。
2018-2021年,龙江和牛的牛肉制品平均单价分别为47.47元/公斤、47.58元/公斤、56.92元/公斤、58.37元/公斤,逐年提升。
但同期,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84%、19.96%、16.79%、14.16%,肉制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7.25%、14.32%、13.44%、8.83%,逐年下降。
一方面,牛肉原料肉采购均价由2018年的40.96元/公斤增长至2021年的46.97元/公斤。
另一方面,或许与当下全球牛肉市场的现状有关。
牛肉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和牛地位尴尬
在中国,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猪肉的消费量远高于其他肉类,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牛肉的消费量也在不断上涨。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到2021年间,全国居民猪肉、禽肉、牛肉和羊肉人均消费量分别从20千克、8千克、1.5千克、1千克,增加至25.2千克、12.3千克、2.5千克、1.4千克。
相比于一涨一跌都牵动市场神经的猪肉,牛肉的价格周期性并不突出,但却处于常年不能自给的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牛肉产量697.5万吨,同比增幅仅3.7%,但需求量却达到930.02万吨。因此2021年,国内牛肉进口量达233.3万吨,同比增加10.1%。
进口的牛肉从哪来?2022年1-7月,中国的牛肉进口国前五位分别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新西兰及澳大利亚。
图片来源:USDA
具体到和牛,由于2001年日本爆发了疯牛病,2010年又爆发口蹄疫,因此日本牛肉长期被禁止进口,直至2019年12月才恢复。加之日本和牛出口量不高且价格昂贵,而全球其他国家和牛养殖较少,因此国内的和牛进口以澳洲为主。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约有83%的进口和牛来自澳大利亚,约有5%来自新西兰。
除了产量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价格或也是造成南美洲及澳洲牛肉占进口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至11月全国累计进口牛肉245万吨,总金额1085.88亿元,均价约4.43万元/吨。
而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2023年1月10日,国内牛肉批发价为78.08/公斤,一吨的价格约为7.8万元。
图片来源:Wind
数据显示,2022年8月,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的进口牛肉均价分别为7391.37美元/吨、6777.40美元/吨、8860.92美元/吨、9389.70美元/吨,分别约合人民币5万元/吨、4.59万元/吨、6万元/吨、6.36万元/吨,较国内牛肉价格优势明显。
不难推断,相较于国产的和牛价格,澳洲进口和牛的价格也势必更具竞争力。
回到龙江和牛的毛利率问题。2020年、2021年,龙江和牛成熟育肥牛屠宰数量增加,且屠宰的和牛牛只主要来自于外购,招股书显示,外购牛只均价在54-56元/公斤,考虑到产肉量等因素,实际成本要远高于这一数值。
与此同时,2020年、2021年,外购的澳洲和牛肉平均采购价为51.02元/公斤、57.39元/公斤,几乎与牛只价格持平,远低于其自行屠宰的价格。
由于龙江和牛还肩负着当地的扶贫任务,无法轻易向养殖户压价,甚至为了提高农户的出售意愿,需要不断提高采购报价,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压缩。
图片来源:龙江和牛招股书
日本占据着“原产国”“纯种和牛”的“血统”优势,澳洲和牛则因为饲料成本低、畜牧业发达而占据着成本优势,相较之下,国产和牛拿得出手的,目前看来恐怕只剩下“国产”这一舆论优势。
外购的进口和牛比自行屠宰的价格更低,长期的市场教育也使消费者对进口和牛的认知度更高,国产和牛的处境之尴尬可见一斑。在品牌、价格都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毛利率又不断下降,龙江和牛能否真正打出国产和牛的招牌,顺利登上A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产和牛第一股”,《洞察IPO》将继续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