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调整股权结构,平台企业迎常态化监管

热点资讯2023-01-09 08:53:28智慧百科

蚂蚁集团调整股权结构,平台企业迎常态化监管

“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声,释放了平台企业监管的重磅政策信号。

当天早前,蚂蚁集团公告称,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升级举措,包括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股东上层结构调整、推动股东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匹配等。

几天前(2022年12月30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方案刚刚获得监管批复。

业内专家认为,大型平台企业从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监管,监管的目的还是引导平台企业规范发展,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更好服务和赋能实体经济。

蚂蚁主要股东投票权变化

蚂蚁集团1月7日发布公告称,为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升级举措,包括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股东上层结构调整、推动股东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匹配等。

公告称,2021年以来,蚂蚁集团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董事会八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独立董事,独董占比提升至50%,下设包括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内的六个专门委员会。

在此基础上,蚂蚁集团计划继续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时,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与股东阿里巴巴的隔离。

在股东层面,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对蚂蚁集团股东上层结构进行调整。

据悉,本次调整的核心是主要股东投票权变化: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到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治理结构更加稳健,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签署协议,终止在杭州云铂层面的一致行动关系。同时,蚂蚁集团的主要股东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由受同一家普通合伙人企业(杭州云铂)控制,分拆为受两家不同普通合伙人企业(杭州云铂和杭州星滔)分别控制;相关普通合伙人公司股东由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变更为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马云的组合。根据公告,杭州云铂和杭州星滔作为杭州君瀚、杭州君澳的普通合伙人,不享有任何来源于蚂蚁集团的经济利益。

本次调整后,蚂蚁集团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马云在蚂蚁集团的经济利益没有变化,对蚂蚁集团的投票权将与他作为杭州君瀚的自然人股东、在蚂蚁集团享有的经济利益相匹配。



蚂蚁集团表示,近期在董事会、股东层面的一系列提升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体系,有利于公司行稳致远。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蚂蚁集团此次调整股权后,实现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结构体系的公共属性,增强内部管理制衡。蚂蚁集团及其重要工具支付宝已经成为重要基础设施,要解除少数人控制,以股权制衡来增强信息透明度,优化企业管理结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蚂蚁集团准备完善公司治理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效果如何还需要观察。总体而言,这只是蚂蚁集团成为一家正常企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大型平台企业整改风向标

近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下称《批复》),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85亿元人民币。

根据《批复》,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后,蚂蚁消金将会有12名股东。其中,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2.5亿元,出资比例50%。

不少市场分析把此次增资视为一个关键节点,认为对于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有着重要意义。董希淼则认为,不必过于夸大蚂蚁消金增资的信号。这是近年来多起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的案例之一,有助于蚂蚁消金稳健发展。

实际上,近两年来,作为大型平台企业整改的风向标,外界对于蚂蚁集团的整改进展格外关注。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4月12日,金融管理部门先后两次约谈蚂蚁集团,并敲定了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五个主要内容: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此后,在扭转无序扩张势头方面,2021年末,蚂蚁集团分别将“花呗”和“借呗”进行品牌隔离,重新确立品牌定位,将合规业务整合到持牌消金公司,依法落实资本监管:同时,将金融机构与蚂蚁集团共同出资的“联合贷”业务蚂蚁方出资比例由2%提升至30%,大幅提高资本金要求;此外,有序关闭“相互宝”,全力化解涉众风险。

在征信业务方面,由于征信业务必须通过持牌征信机构经营。此前,4家浙江国有和民营企业与蚂蚁集团依法联合参与申请筹建新的持牌个人征信公司——钱塘征信,拟承接蚂蚁集团新兴征信业务并依法依规经营。

常态化监管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由此开启了数字经济领域的专项整治。

过去两年,金融管理部门采取了不少监管措施,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再到“实行常态化监管”,在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工作稳妥推进的背景下,政策重心也随着大型平台企业的状况改善同步调整。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对平台经济的发展释放了利好信号。

央行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

1月7日,郭树清介绍了关于平台企业整改的最新进展,并释放重磅政策信号。他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关于常态化监管,“第一,它不是运动式监管,它是持续的、可预期的监管,第二,它是以法律和制度办法为依据的监管。”董希淼认为,常态化监管不是不监管,也不是说对平台经济就是无原则地支持。监管的目的还是引导平台企业规范发展,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提升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

盘和林认为,蚂蚁集团之前是专项整治,而未来要转向常态化监管,常态化监管要从制度下手,既要明确法律红线,也要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和常态化监管匹配度更高。蚂蚁集团核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未来将专心经营,更好服务和赋能实体经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