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尾声,平安证券举办了一场历时近2个月、报名超77万人的ETF实盘大赛,选手们交出的答卷,或许可以看出投资者们青睐的赛道偏好以及对23年乐观的展望。
截止至1月16日,根据报名选手交易的产品统计,以科创50为代表的成长类赛道成为选手们最青睐的方向,在交易的近五百只ETF基金中,约有百分之九的选手都重仓了科创50ETF,其他选手重仓中概互联网、半导体方向的ETF居多,二者都约占百分之六。总榜第一选手更是累计取得了超65%的收益,一骑绝尘。
一、回顾2022,谁是最受青睐的ETF?
平安证券APP显示,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1月18日近三个交易日买入最多的是芯片、科创、中概互联方向的ETF,与大赛选手青睐的方向如出一辙。
平安证券基金报告显示,行业主题 ETF的整体成交活跃度高于宽基、策略主题 ETF。自产品上市以来至 2022 年 12月 16 日,行业主题ETF 的日均换手率平均值 10.24%,高于宽基ETF 和策略主题 ETF。宽基ETF 中,小盘、港股通、科创创业板等宽基 ETF 的场内成交比较活跃。其中,上市以来日均换手率最高的是中证 1000,换手率达到 22.23%。
行业主题ETF中,港股、高端制造、周期、新能源等行业主题 ETF的场内成交比较活跃。其中,自产品上市以来至 2022 年 12 月 16 日,日均换手率最高的是港股、高端制造、周期、新能源类ETF,平均日换手率分别为 17.78%、14.92%、13.30%、9.20%。
二、ETF的魅力何在?
2022年股市经历了多次起伏震荡,投资者难以择时和选股,而ETF作为一揽子股票的代表,投资者如果购买了某只ETF,就等于买入了该ETF所跟踪的所有股票,有望获得这些股票的平均收益。
举个例子:22年新能源发展不错,小韩想买入却又是“理财小白”,不懂如何选股和择时,那么较好的选择就是将该行业中的一些“龙头”公司都买一点,等同于投资整个行业。
可是有时候一些龙头公司的股价较高,投资者的资金量又相对有限,想要同时入手几个大公司较为困难,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时就可以入手一些ETF基金了,比如新能源ETF等,买入这些基金,就等于将新能源行业中表现优异的个股都买了一点,不仅起到了分散投资的作用,或许还能优化投资体验,提高获利的概率。这就是ETF的魅力。
三、2023,我们有理由相信
截止2023年1月13日,恒生指数较去年10月31日最低为涨幅高达48.93%,在全球主要股指中遥遥领先。1月18日的榜单数据显示,前三榜单选手都重仓了港股方向的ETF。这时期,港股就像一只涅槃的凤凰,在熊熊烈火中重获新生。
平安基金执行总经理神爱前表示,虽然2022年全年市场跌宕起伏,但我们乐观期待,影响市场运行的一些风险因素在逐渐淡去,外部美国加息压力逐渐过去,内部我国经济企稳复苏,同时市场处于多年的低位,我们有理由相信2023年的市场比2022年要精彩很多。
在市场宏观风险因素逐渐淡去后,基于产业和个股的逻辑可能将成为股价运行的决定因素。从产业比较角度,目前海洋风电与海缆、军工与安全、光伏与储能、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等行业仍处于良好发展趋势中,并且估值合理;而消费、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可能也将迎来景气拐点,值得适当左侧布局。
魏伟作为2022年度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也表示虽然2022年全年几乎贯穿需求收缩、攻击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是在22年底,经历了三年的公共卫生防控迎来了重大的防控变化,从二十大报告到高层会议,已经对未来稳经济增长、扩内需的政策进行了详细部署。“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的预期已经开始逐步升温,提振信心、扩大消费、推动转型,向好的因素正在逐步增加。
四、把握时代脉搏,用ETF投资中国
展望2023年,新时代、新周期,资本市场迎来投资新思路。万众瞩目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绘就了中国未来新蓝图。中国将进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货币、财政、产业、区域政策将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同时,随着防控政策逐渐优化,地产政策边际放松,市场风险偏好将逐渐好转,预计A股估值端和盈利端在2023年都将获得提振。随着政策新周期的开启和经济“U型”底部抬升,A股“重振旗鼓,慢牛可期”。
ETF投资中国正当时。中游制造业新能源景气依旧;TMT行业国产替代不断加速,行业发展波浪式前进,半导体板块不断上演从无到有、从“0”到“1”的国产化突破;消费业食品饮料优质龙头经营稳健;金融地产业除需求端政策外,金融十六条等供给端政策成为地产行业修复的重要驱动力,具备融资优势、在一、二线核心区域有大量土地储备的房企逆势成长空间更大;展望后市,周期板块核心逻辑受宏观经济牵动,整体性机会需密切跟踪宏观环境预期,符合二十大精神、碳中和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内部供需错位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领域,仍存结构性机会,可积极挖掘;医药板块存在估值修复行情,同时随着公共卫生防控好转,未来管控有望逐步降级,医药行业需求有望恢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