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楚桐:用压力自我升级

热点资讯2022-11-16 19:03:35智慧百科

专访张楚桐:用压力自我升级

9月30日冰上项目国家队集训的出征仪式上,按照惯例进行了升旗仪式。

国旗旁站着三个人:中间的是升旗手高亭宇——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获得者,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首次夺金的历史纪录;左边护旗手宁忠岩——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1000米第五名,同样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右边站着的是升旗班唯一的女孩子张楚桐,北京冬奥会她与曲春雨、范可新、韩雨桐和张雨婷一同努力,为中国队拿下一枚接力铜牌。

短道速滑队公布的官方集训名单中,张楚桐的名字被放在第一个。这意味着新的奥运周期,19岁的张楚桐要承担短道速滑女队更多的责任。

在本月刚刚结束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四大洲锦标赛中,张楚桐以43.503的成绩夺得女子500米铜牌。

短道速滑世界杯盐湖城站2000米混合接力赛中,张楚桐与李文龙、钟宇晨、王欣然夺得冠军。这是短道速滑队在本赛季世界杯比赛中收获的首枚金牌,也是新周期新赛季的中国冰雪首金。

你的18岁在做什么?对于张楚桐来说,这个答案很明确,18岁的她第一次站上冬奥会的舞台;第一次体验了站在领奖台看升国旗唱国歌;第一次许下一个四年之后重头再来的约定。

跟大部分人的18岁不一样,甚至跟大部分运动员的18岁也略显不同,张楚桐15岁开始登上国际赛场,短短几年的时间,她从跟着师哥师姐去国际赛场历练的小师妹,成长为短道速滑女队的中坚力量。

4年在外人看来或许很短,但对张楚桐来说却无比漫长揪心。

她曾在深夜叩问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甚至反复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的使命。这些话题对一个未成年的女孩来说显得过于沉重,但张楚桐似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结束之后,张楚桐很失落。

以一枚铜牌的成绩站上领奖台显然不符合姑娘们赛前的预期,赛后采访中范可新和曲春雨强忍住眼泪表达了没能拿到金牌的遗憾,当镜头给到张楚桐时,19岁的吉林姑娘开始止不住哽咽,她没提未能夺金的遗憾,反而说到:“这4年,姐姐们过得都很不容易,没有她们我们拿不到今天这个成绩,所以说今天我们特别棒。”话音刚落,一旁的曲春雨开始别过脸默默掉泪。

随后的颁奖典礼上,张楚桐则展现了更为成熟的一面。她招呼领奖台上的所有运动员集体拍了一张自拍,期间为了把每一个运动员都收进照片里,她不断调整位置。这一幕被国际奥委会的镜头记录下来,发布在官推之后被各国观众盛赞“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幕”。

其时,她还是参加本届冬奥会中女子短道队年纪最小的运动员。而到了今年的9月份,短道国家队集训的大名单中,张楚桐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大名单的第一位。今年的她也不过刚过完19岁生日而已。

回顾中国短道的天才少女们,大杨杨20岁刚从黑龙江省队进入国家队;王濛18岁第一次参加青少年世锦赛拿到了500米的冠军;周洋则在18岁那年大开杀戒成为最年轻的冬奥冠军。

19岁的她已经被无形中认可为米兰周期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

护旗手张楚桐
护旗手张楚桐

在冰上项目国家队集训的出征仪式前,张楚桐站在了国旗旁边,成为了护旗手。旗手是高亭宇——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获得者,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首次夺金的历史纪录;左边护旗手宁忠岩——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1000米第五名,同样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这个刚成年的吉林女孩究竟有什么样的潜力和魅力,让她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0年那会,我膝盖动了一次手术,那时半月板伤了,这个伤对运动员来讲还挺致命的,因为半月板没办法修复,也不能再生长。”

“我那会的情况是完全不行了,必须手术,当时给了两个方案,一是要把半月板缝起来,二是把撕裂的地方给它切下来。我当时选择的是直接切掉,现在我右膝盖里的半月板只有普通人的1/3那么大。”

这是张楚桐自述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时刻之一,除了伤病问题还有疫情的原因,比赛的停滞,她的训练更是因为这个手术完全无法进行。

张楚桐甚至想过,自己要花多久才能重新站在训练场上。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仅仅2个月,张楚桐不仅重新回归了训练,甚至重新站上了赛场。别人都说这么短的时间内重回赛场是一个“奇迹”,而这两个月则是张楚桐创造奇迹的“方法论”。

从手术前,张楚桐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必须选择这次手术,因为她当时的目标是站上奥运赛场。于是没有一丝犹豫,张楚桐就要求了手术,那时她说她没听从别人的建议,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我只需要明白两件事,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尽管当时距离冬奥会还有2年的时间,但对张楚桐来说,2年迫在眉睫:“如果我要是当时目标没有那么明确的话,我有可能现在站不到领奖台上,因为时间是最宝贵的,你要当时马上作出选择,你要不要手术?”

手术后,张楚桐没有给自己沮丧的时间, 甚至她早早计划好了养伤期间的一切,当养伤成为训练的一部分,那么重回赛场所需要弥补的差距就越来越小。

她的计划很细致:

“首先吃饭睡觉,其次是看录像看视频,我分析我当时应该缺失的是比赛的部分,所以我就想如何才能让自己找到比赛的感觉,再去发挥到实战中。”

所以当那年年末,张楚桐出现在最后一站比赛中时,她说自己仿佛从未离开赛场。而当她的对手和队友还在惊讶她为何恢复得这么神速时,她则淡定地说:“我觉得还好,因为我已经计划好,我知道要怎么做,只是一步一步走下来了。”

张楚桐在比赛中
张楚桐在比赛中

这种沉稳踏实的作风是张楚桐的天赋,她说自己从开始有人生目标起,就有了这样的规划。

善于计划、事无巨细的张楚桐并非没有失手的时候。

2020年冬青奥会,张楚桐代表中国队出战500米决赛,因为犯规被取消了成绩。张楚桐说那一次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难过的一次。

她说当时中国去了3名运动员,自己是唯一的女孩,当时两名男生队友都站上了领奖台,唯独自己只能坐在台下为他们鼓掌,坐在台下看队友领奖的场景始终在张楚桐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们两个男队员都站到领奖台上看升国旗,我在颁奖广场的时候,我心里说不上来那种难受。”“本来看他们颁奖是特别开心的时候,但是我就在那个角落里哭,只怪我自己没有准备好,明明有站上领奖台的实力,最终却没站上去。“

采访前,张楚桐曾与我们有一次短暂的聊天,她说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青冬奥会如此,北京冬奥会也是如此。

她在北京冬奥会女子1500米的比赛中,未能进入决赛。张楚桐回到吉林老家时,吉林爆发疫情,最初她每天躺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反复琢磨到底哪还能再进一步。

张楚桐说她最欣赏自己的一个优点就是乐观,她说自己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自救”,将自己从情绪陷阱里解脱出来。

冬青奥会过后,张楚桐在颁奖典礼痛哭,但等到回国她就已经释然了:“我总结了一下,这可能不是个坏事,是个好事,它让我反思,接下来面对更重要的目标时,我应该怎么做。”

而北京冬奥会之后,张楚桐在自己的房间里“独处”了几天,然后就跟妈妈一起加入了抗疫一线,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她每天按时去发试剂盒、帮社区消毒,她说“人情冷暖都在那么一点点小事上。”

张楚桐做防疫志愿者
张楚桐做防疫志愿者

如今,19岁的张楚桐仍然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她有一个未公开的私人公众号,虽然阅读量不高,但是张楚桐很愿意在这个公众号上记录自己的情绪,还有如何对付负面情绪。

她会在文章里自省哪些训练习惯和人际压力成为了她的包袱,然后再思索如何放下这些包袱;也会问自己如果有选择,是否愿意重新来过;她会质疑自己是否是拥有超人勇气的少数人;也会怀疑长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再多的思索和自我质疑,最终都指向了乐观的结局——

“没有一座山是跨越不了的,向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