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从这可以看出,父母陪伴、管教和培养孩子成长,需要的不只是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更要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和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兴趣出发,给孩子一个真正快乐和美好的童年。
而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总是板着面孔、端着架子,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父母感”,不但让孩子望而生畏,也在无形之中,拉开了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距离。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避免自己,沾染上“父母感”这种坏东西呢?
首先,要少讲大道理。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最讨厌的就是听人说教。
而有些父母,虽然对孩子不打不骂,看似比较宽容开明,但是孩子一旦出现学习和习惯上的问题,往往会习惯性地采用“言语教育”:
不是说孩子做得不对,就是说孩子做得不好;
不是说孩子应该那样做,就是说孩子应该做得更好。
通常就是仗着父母的权威和气势,态度强硬地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在这样的沉重压力下,孩子在成长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显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释放。
而父母们这种喜欢指点、批评和说教的教育方式,势必会将孩子推向亲子关系和谐的对立面。
其次,做孩子的朋友。
或许有些父母,总觉得自己是成年人,所以在孩子面前,还是习惯端着成年人的威严和架子。
可是,这样虚伪造作的“父母感”,在陪伴和管教孩子的时候,只会显得无用而累赘,甚至将父母与孩子之间加深交流和理解的可能性“隔离”开来。
所以说,在和孩子玩的时候,诸位父母不妨抛开自己在平日里的刻板和拘谨,大大方方地陪着自己家孩子做游戏和玩耍。
因为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有“父母感”,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权威模样,就会造成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做了什么错事,都不敢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而在平时,接受了父母严苛管教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讨好父母,不管自己做什么,或是得到了什么成绩,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接受和认可。
这显然,是因为缺少父母真心诚意和平等理解的陪伴,而导致的恶果。
也就是说,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尊重理解,内心很有安全感,做事又很有自信心的优秀孩子,在成长中遭遇的情感挫折和心路坎坷,也会少得多。
所以一门心思想要陪伴和照顾好孩子的父母,不妨先试着放下自己在平时表现出的“父母感”,仔细审慎地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聆听和照顾他的所思所想,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最后,给孩子留空间。
孩子毕竟是幼稚的、单纯的,他们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纯净的白板一样,对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感。
而有些父母,从小就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恨不得让孩子在学前阶段就背会唐诗三百首,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奥数、做实验,在初中阶段就开始为了高考而备考应试。
显然,这样为了虚荣和功利的目的,而进行的教育,不但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更会让孩子“束缚”在父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中,日复一日地堆积着焦虑和困惑,即便是在成年以后,依然伴随着许多根深蒂固的心理问题,始终难以释放和排解。
可想而知,当这些父母抱着“为了孩子好”的目的,本想给孩子打造一双翅膀,让孩子在学校与社会中展翅翱翔,却不成想,自己对孩子的唠叨啰嗦与督促逼迫,反倒给孩子增添了许多心灵上的负担:
既给孩子灌输了太多的道理和规矩,又在无形之中抑制和限制了孩子太多的兴趣爱好,剥夺了很多原本应该属于孩子的成长空间。
可以说,是不少父母在陪伴和教育孩子时,都会犯下的纰漏和遗憾。
总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板着脸、铁了心,只管埋头付出,花时间、费精力、耗钱财,就能做好的事情。
因为父母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虚荣和功利,而是理解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