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富豪刘锦兰:电工出身,借力改制,成为中国“钢帘线大王”

热点资讯2023-02-12 11:38:29智慧百科

泰州富豪刘锦兰:电工出身,借力改制,成为中国“钢帘线大王”


刘锦兰

01

刘锦兰,1950年2月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先是在村里种地,后来当过电工,还做过供电所主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江苏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际,各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刘锦兰所处的戴南镇手工业发达,对电力需求强劲,但是,当地供电能力不足,很多家庭作坊、甚至小企业只能靠小型柴油发电机维持电力需求。

1987年,37岁的刘锦兰放弃了供电所原本安逸和稳定的工作,接受上级委托,从金融机构贷款200多万元,带领6个电工南下福建购买发电机组,创办了乡镇集体企业戴南热电厂。


戴南热电厂

1988年5月,3000千瓦机组的热电厂建成发电,立刻解决了全镇用电难的困境,还带来了年利润80万。

热电厂经营的成功,让刘锦兰品尝到创业的快乐和满足,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四处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你还别说,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上海一家钢铁企业里,刘锦兰终于了解到一个叫“子午胎用钢帘线”的项目。

了解汽车的人都知道,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各类汽车轮胎都离不开钢帘线,原来钢帘线是汽车子午胎的主要材料之一,这是一种表面电镀的特殊细规格钢丝绳,也是子午胎的骨架。

但是,当时由于汽车市场并不发达,对钢帘线市场需求并不大,但是,刘锦兰觉得汽车未来市场肯定大有可为,那么对子午胎钢帘线的需求肯定有巨大需求。

创业想成功,除了有眼光,还得有执行力才行!

02

1992年,刘锦兰创办了集体企业兴化兴达钢帘线有限公司,开始进军钢帘线市场。第二年,终于推出了产品,但是产品粘合力偏低,而且还经常断丝,导致生产的30多吨产品无人问津,直接损失60多万元。

刘锦兰一时在全镇百姓面前抬不起头来,据说,当时平均每月亏损180万元,背后有人说他是“败家子”,当地有位领导下令他立刻把钢帘线项目下马,但是,刘锦兰顶住了压力,组织人马不断试验、检测数据,终于研制出了张力器和钢丝预变型器,攻克了技术难关。


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效益逐渐好转,1997年,为了解决集体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政企不分的弊端,激发企业活力,刘锦兰在企业内部实行实行“股份制”,要求干部职工买股,公司强调“股在人在,人走股留,可以退股,也可以不退股,如果退股可以按150%来退股”。

经过此番股权腾挪,刘锦兰把一个苏中企业改制成刘氏家族企业。1998年3月,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也正式开启了兴达钢帘线的新时代。

03

刘锦兰注重加强对主产品的技术攻关,促进产品的延伸开发,先后主持研制开发出26种新结构钢帘线。2006年,刘锦兰携同仁一起来到香港,见证了自己一手创办的钢帘线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名为兴达国际,股票代码为01899.HK。


公司上市

2011年,刘锦兰又投资在山东建立生产工厂,成立山东兴达钢帘线有限公司,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张。

如今,刘锦兰的兴达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产品市场覆盖率达100%,市场占有率近45%,产量、质量、效益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刘锦兰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钢帘线大王”!

而且,刘锦兰的事业也不仅仅局限于钢帘线产业,还进入金融投资、酒店服务等多个领域。


兴达绣园酒店

据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他目前通过上海上麒升投资有限公司、泰州金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十多家公司,其中包括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和兴化市兴达绣园酒店有限公司。

朋友,你们对泰州富豪刘锦兰的财富人生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