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最漫长的转身:27年未亏,两度跨界成功,未来杉杉谁主沉浮

热点资讯2023-02-13 07:14:30智慧百科

郑永刚最漫长的转身:27年未亏,两度跨界成功,未来杉杉谁主沉浮


郑永刚走了,未来,杉杉这么大一个摊子,还能继续高歌猛进吗?值得一提的是,郑永刚早早地就其子郑驹加入了上海的富二代创投圈——BU资本,磨炼投资技法。但郑驹能否成功地接盘,并玩转这么个大摊子还有待时间检验。



文/每日资本论

中国少数传奇且成功的企业家郑永,转身走了。

近日,宁波当地媒体报道称,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杉杉股份)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于2023年2月10日病逝,享年65岁。这也标志着杉杉股份郑永刚时代的彻底结束。

对于这位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家,究竟该用怎么样的词语来概括呢?“每日资本论”认为,他是国内少数可以称为传奇又成功的企业家。因为,传奇的企业家有很多,但能够持续成功走到现在的并不多。



郑永刚将杉杉西服打造成国内服装界的传奇,这段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服装业首家上市企业。但谁也没有想到两年之后,这位被称为“服装界的巴顿”居然选择了将总部从宁波迁往上海,并确定了转型新能源。

不得不说,郑永刚独具慧眼。彼时,锂电池虽然逐渐开始运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但尚未形成趋势,锂电池中的负极材料CMS只有日本大阪煤气、川崎制铁等极少数公司才能够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家公司直接导致结果是——日本的负极材料卖到中国的价格从60万元/吨降到40万元/吨。

2003年,杉杉股份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高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并被日本、美国等国的权威资料收列为世界前5名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同时,其成立了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了锂电池的正极市场。



2001年,杉杉股份成为中国第一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实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国产化,取代日本成为国内中间相炭微球主要供应商。

2005年2月,郑永刚又以杉杉股份和上海杉杉科技共同组建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与销售,2006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与销售量就已经排名全国第二了。

但直到此时,郑永刚向锂电池的转型日子并不好过,外界对其也存在一定的质疑。众所周知,2005年是无锡尚德原董事长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的日子,由此带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而那个时候,锂电池对广大国内消费者来说还相当陌生。这也意味着,先驱很容易变成先烈。

对于那段日子,郑永刚说:“捂上耳朵做正确的事。”

好日子终于到来。2007年,第一代苹果手机发布,手机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锂电池由此进入了第一个井喷期。2014年,电动汽车兴起,锂电池行业进入第二个井喷期。

产业的迅速更迭让郑永刚领导的杉杉股份迅速且成功地完成了转型。2013年,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全面超过服装业务。这也让杉杉股份的净利润首次超过了3亿元。

2018年,杉杉股份净利润达到了创记录的11.15亿元。也就在那年6月,杉杉服装板块从杉杉股份剥离,单独赴港上市,股价一路走低,如今市值不足2亿港元。

但“每日资本论”梳理发现,在2018年业绩创其上市以后的纪录后,净利润迅速下滑。2019年跌至2.7亿元,2020年更是跌至1.38亿元。要知道,这个水平相当于杉杉股份在2010年左右的净利润。如此大的波动,也说明了单一的业绩支撑存在较大风险。



就在这个阶段,郑永刚再次让外界大吃一惊。如果说第一次从服装跨界锂电池就已经让外界震惊不已了,没想到他再次跨界——2020年杉杉股份突然斥资7.7亿美元(约合55亿元)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当年12月28日,离开董事长职位13年之久的郑永刚回归并重新担任杉杉股份董事长。

2021年2月1日,杉杉股份成功完成对LG化学旗下偏光片资产的收购。继承了LG的原有产能与客户订单,杉杉股份跃升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偏光片全球产量市占率为24%,排名全球第一。当年,杉杉股份的净利润从2020年的1.38亿元,飙升至33.4亿元,同比暴增2320%;营收也从80多亿直接飙升至206亿元。

一次跨界或是偶然,两次跨界成功是什么呢?但这并非郑永刚堪称成功的传奇企业家的全部。

除了产业方面的惊人之举外,郑永刚资本运作方面也是深谙其道。早在1997年,杉杉就作为创始股东之一发起设立宁波银行。2014年12月至2019年,杉杉股份先后16次集中减持,累计套现约21亿元。减持宁波银行股份贡献了杉杉股份近几年的绝大部分利润。2014年2019,杉杉股份累计归母净利润也不过33.5亿元而已。

郑永刚领导的杉杉还先后参股浦发银行、稠州银行、徽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证券、保险、PE/VC、融资租赁公司等。据不完全统计,杉杉系直接或间接控股的投资公司至少包括磐石基金、华山资产管理、升阳资本、宁波杉杉创投、芜湖江东创投、龙田投资、鸿石投资、正道咨询、顺辰投资、青刚投资等。



此外,2014年至2017年,郑永刚先后涉足中科英华、希努尔、艾迪西、江泉实业、新华龙等多家壳公司。除了尚未出手的新华龙外,郑永刚斩获不少,被誉为“壳王”。在这一系列倒壳案例中,申通快递169亿元借壳艾迪西股份的案例,让郑永刚一战封神。

从这不难看出,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郑永刚都能有不错的斩获。国内有这样做法的企业家比比皆是,但都能玩得转的却十分罕见。这就是郑永刚的与众不同之处。

未来,杉杉这么大一个摊子,还能像郑永刚时代一样高歌猛进吗?

值得一提的是,郑永刚早早地就其子郑驹加入了上海的富二代创投圈——BU资本,磨炼投资技法。但郑驹能够成功地接盘,并玩转这么个大摊子还有待时间检验。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祝所有读者,2023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前兔无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