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年报大幕正式开启,目前已有27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比例超过60%,其中,有超1800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上限为正,占比接近70%。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2023年行业板块的选择需要更加精细化。从业绩预告出发,今年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景气度能够延续的制造和资源品细分板块,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面有反转的方向也要多加关注。
继续挖掘景气度延续的细分板块
截至2月11日,已有27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比例超过60%。其中,业绩预增公司676家,预减公司512家,扭亏公司230家,首亏507家。此外,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上限为正的有超1800多家,占比接近70%。从行业角度来看,化石能源、有色金属等周期类行业表现出色。
业绩增速方面,有超400余家公司年报业绩增长上限超过一倍,20家公司业绩增长上限超过10倍,沧州大化暂居2022年报“预增王”,业绩增长上限达到7962.50%。宁波富邦排名第二,业绩增长上限为6139%,沪光股份、上海谊众、融捷股份、嘉应制药、吉翔股份、东方日升等均超过20倍。
“年报是上市公司一年中披露的重要信息,对投资的决策有着重大意义。经过前3个季度的业绩跟踪,市场对年报和全年业绩的预期会比较充分,我们核心看的还是实际数据与预期的偏差,以及公司对未来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业务展望和规划。”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表示,对于低于预期的公司,主要会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疫情、通胀还是行业本身的原因导致业务受挫,抑或是公司自身做的比行业水平还要糟糕。如果是后者,我们会相对谨慎,而如果是前面几个宏观或者系统性因素,我们会给予公司更多的时间观察。
兴业基金权益研究总监、兴业研究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邹慧也认为,年报对投资布局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上市公司的年报一方面是对过去一年经营结果的总结,另一方面也会对新一年的生产经营做出规划和展望。所以对投资者而言,年报既是对前期投资决策的一次检验和印证,也是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判断的重要依据。
从目前2022年的年报预告披露情况来看,有几个特点:一是行业间业绩的分化以及行业内部业绩的分化是比较明显的,所以2023年行业板块的选择需要更加精细化;二是2022年报预告预喜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石油石化、煤炭、有色等资源品,以及电新、化工新材料等中游制造板块;三是从边际的业绩变化来看,下游消费、医药、地产链、TMT的一些板块,有业绩边际改善的迹象出现。
因此,从业绩预告出发,今年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景气度能够延续的制造和资源品细分板块,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面有反转的方向也要多加关注。
“一般而言,年报能很好的对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做一个总结,我们通过上市公司年报的内容也能看到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表现以及公司对未来企业布局的一些变化和思考。对于我而言,我一般会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当中发生的变化,二是关注这种变化是否在所在行业里普遍发生。一旦这两个因素都出现了,那么这个行业以及行业内的公司就可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西部利得基金经理杜朋哲表示。
业绩超预期对短期行情构成利好
随着2022年业绩预告密集披露,基金经理们关注的焦点既有相似处也有差异。
谢屹表示,自己关注的范围相对广泛,从业绩上说,超预期的行业和板块一个是医药里面的CXO领域,这可能是因为新冠带动的一次性扰动。不过即使不考虑新冠,龙头标的的常规业务增长也表现出相当的韧性。其次是金融周期板块,银行本身的增长是相当稳定的,这与其自身业务模式有关系。其次周期板块由于去年上游价格的上升,会有些带动。低于预期的大部分集中在消费,包括大众品和可选品。目前看可选品里面相对稳定的是白酒,而受伤较为严重的是消费电子、消费建材这些可选属性相对更强的细分行业。
“一般来说,业绩超预期可以对股价带来直接正面的利好作用。2022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存在各方面的压力,整体而言A股年报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业绩能够超预期的个股自然也会额外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青睐。”邹慧谈到。
从目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梳理下来,邹慧关注到:一是整体来看,2022年业绩超预期的方向还是集中在年报预告相对景气的板块,比如中游的高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上游的资源品。另外,一些原来预期较低的板块,比如下游的消费、医药、TMT等也有结构性的超预期出现。二是从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来看,细分领域比较分散,概括一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的光伏加工设备、辅材、新能源车零部件;医药领域的设备、耗材和化药等;机械设备的工控、电网自动化等;上游资源的小金属及动力煤。”
杜朋哲则表示,自己会主要关注一些消费行业,从已经披露了一些相关公司的年报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行业在去年经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尤其到了去年四季度很多消费公司也出现了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但是我们也同时发现了一些业绩超预期的消费公司,一些公司一类是在医药行业里出现,我们可以发现在集采政策调整、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贴息贷款以及国内疫情管控放松的背景下,部分医药公司率先出现了业绩的拐点;另一类出现在一些偏中游的消费品公司里,主要还是受益于成本改善带来了利润率的修复还是比较明显的。
适度灵活调整仓位、
坚持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就目前年度业绩预告情况,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会根据业绩披露情况,适度灵活调整仓位、坚持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邹慧表示,会根据年报的披露情况调整组合,今年大的思路有几个会重点关注:一是受益于信创政策支持的计算机、传媒等行业;二是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可能带来供需缺口的金属行业;三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中新技术、新模式领域。、
“我们会分析年报披露的实际业绩情况,对于长期增长潜力较好的公司我们会持续持有,哪怕短期遭受一些波折。但对于长期增长不再能满足我们要求的公司我们会寻找替代标的。当然估值也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组合调整的方向上,我们目前看会增持一些短期处于不利位置的优秀企业,主要方向在制造业、大众消费行业以及性价比还是比较突出的金融行业。但对于前期反弹幅度过大的部分赛道比如白酒、芯片等我们会相对谨慎一些。老的基金持仓需要考虑的会比较多,需要比较原有持仓与希望换入的持仓的优劣,换仓时机也需要耐心等待。而新基金则约束相对较少,核心看价格是否合适,性价比高的我们会优先买入,性价比低的我们会等待更多的时间。”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提到。
杜朋哲则表示,自己整体不太会根据年报的情况去做今年投资策略选择的唯一标准,相比之下,我们对于一季报的重视度会更高,因为我们知道去年底宏观层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内疫情管控的转向、房地产的三支箭、海外流动性预期的拐点,这些变化导致了今年的企业经营的趋势无法通过年报去做线性推导,所以我们会更加注重一季报,在宏观层面大的变化下,通过一季报去寻找那些板块和方向能实现超预期的增长。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