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冬天,很难熬。
以前没放开,经济流动停滞了;现在放开了,阳了一大半的人。
四季度的GDP会如何?我不敢想象。
“防疫放开”,是我们今年迈出的最大一步了。
在和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我们还要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就在昨天,财政部发布了“2022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
2022已经进入倒计时,值得好好揣摩和研究“国家账本”。
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2022年最匪夷所思的问题,估计就是,钱都去哪里了?
通过这份“国家账本”,我们也能找出近期一些政策“大变脸”的原因了。
关注我们不迷路~
钱不好挣
地方越来越穷
我们两个月前其实也拆解了一次国家账本,当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了3.7万亿的“缺口”。
到了最近这一个月的数据,“缺口”又变大了。
今年前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8.6万亿,支出约22.7万亿。
“缺口”突破4万亿。
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纳税人留抵退税,退了超过2万亿的款。
相当于,国家给回一部分现金给企业/个人,直接提供了2万亿的现金流。
我们在税务总局也看到一组数据,2022年4月以来,已经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合计2.19万亿元。
都知道这几年挣钱不容易,国家放松税收条例,也是为了促进投资和消费。
赤字越来越大的另一个原因,是钱不好挣。
个人和企业挣不到钱,国家所得税收入就少,而今年不仅实行留抵退税,还减免车辆购置税等。
这两大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
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今年1-11月国家收入增长为6.1%,但按自然口径计算是下降3%,而支出增幅为6.2%。
这张折线图就能很直观看出,进入2022年后,国家收入增幅支出增幅逐渐形成“剪刀差”。
收入很明显下滑,而支出增幅仍维持在中位运转。
并且除了今年一季度外,其余月份,国家的支出增幅一直高于收入增幅。
这是国家收支层面的,如果我们具体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赤字情况,或许就更应该想想,明年的经济,到底该怎么着手。
今年1-11月,地方赤字已经达到了9.6万亿。这趋势是控制不住了吗……
不出意外,加上最后这个月,地方赤字可能会突破10万亿。
话我先撂下,是不是如此,我们明年稿子见!
这是个难题,就要看国家智囊团怎么解决了。
但说实话,收支差了10万亿的话,光靠补助,是远远不够的。
你看中央前11月赚的5.43万亿,也不够给地方补贴。
可以看出,封城和解封已经不是选择题,因为没得选择。
2023年,是吃粥还是吃饭,就要靠大家了。
卫生健康支出增幅第一
土地财政有所缓和
上面我们说了,国家收入和支出增幅已经形成了剪刀差,今年大部分时间,国家支出增幅都要高于收入增幅。
到底把钱花在哪里了?——卫生健康。
今年前11月,国家支出明细如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卫生健康分别是支出榜单里的第一二三名。
其中卫生健康支出的增幅,是唯一一个两位数增幅的领域,其余领域要么在节流,要么就是一位数增长。
今年1-11月,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投入了1.94万亿,同比增幅15.3%,比去年同期多花了2577亿元。
而在疫情之前,即2019年同期的数据,当年1-11月,卫生健康支出为1.51亿元,同比增长9.1%。
和三年前“无疫”时期相比,我们在卫生健康领域多花了4300亿元。
而这花在卫生健康领域的2万亿,终究还是没能防住奥密克戎。
如果看单月的走势,卫生健康支出在11月单月为1893亿元,同比增长了47.43%,达到了年内最大的增幅。
疫情还没放开的时候,我们就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
今年12月以后防疫放开,那么问题来了,花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钱是会翻倍增长?还是会有所减少?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除了卫生健康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点想和大家聊聊的——土地财政。
今年前11月的财政数据,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为5.12万亿,同比下降24.4%,降幅有所收窄。
但去年这个数字是多少?6.76万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换句话 说,今年卖地少了1.6万亿的收入。
还剩10天就过年,今年22城的卖地计划也已经到了尾声。
根据中指院的数据显示,22城涉宅地块今年三批次卖地的情况为,买家均以央国企和地方国资为主,混改企业或民企拿地的比重最高不超过20%。
22城2022年涉宅用地各批次不同企业拿地情况(已成交城市,数据截至11月)
图源自中指院
首批、二批、三批成交的地块中,央国企和地方国资拿地的占比合计分别为71%、83%及83%。
什么时候民企开始大举拿地,什么时候“边缘”民企可以在境内发债,就说明地产逐渐走出阴霾了。
上个月以来,房企融资面陆续放宽了,但倒下的民企依旧水深火热,剩下还活着的民企开发商已经不多。
房地产是支柱行业,所以不能倒。
明年困难依旧重重……
但,相信我们国家,长期看好!
更多精彩,关注猫崽~
对现在的经济形势和投资迷 茫吗?那就进群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