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抢药!谁是中国第一医药大省?

热点资讯2022-12-15 14:56:50智慧百科

全民抢药!谁是中国第一医药大省?

文|凯风

从“抢口罩”到“抢菜”再到“抢药”,三年一个轮回。

01

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

随着国二十条、新十条的先后落地,全民核酸、行程码乃至健康码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就连“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也将不再公布。

随着政策大转向,各地陆续面临第一波感染高峰。

据预测,北京、河北等地正在达峰,湖北、河南、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次之,江苏上海安徽等地则要等到1月之后。



无论何时达峰,囤药需求都在防控调整的第一时间发生。没有人会等到感染之后,才去仓促寻找药物。

作为世界第二制药大国,中国的医药企业之多、产量之高、产能之强均位居世界前列,几万人、几十万人乃至几百万人的需求都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抢药的人群早已不是百万级所能衡量,而这些需求也不是随机分布,而是在短短的一两周内集中爆发。

面对短期汹涌而来的“挤兑性”需求,即使再强的产能,都无法在短期内真正扭转“一药难求”的问题。

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将资源集中在药物生产上,尽最大可能缓解供求矛盾。

对此,工信部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



药物供应,上升到“新型举国体制”的层面,可见其重要性所在,也可见其难度所在。

02

在这场新冠攻坚战中,谁是最大贡献省份?

这是2021年各省市医药制造业规模排行:



可以看到,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是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规模最为庞大的5个省份,基本都是制造业大省。

这其中,北京相对特殊,“第一”只是短期超越,不具备可持续性。

众所周知,北京去年医药产业堪称大爆发,最大的支撑在于新冠疫苗。

数据显示,仅2021年一年,北京就生产了50亿支新冠疫苗,而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两家公司贡献的产值就超过2300亿元。

借助于新冠疫苗产能的巨量扩张,北京医药制造业产业同比增长2.5倍。然而,后疫情时代,新冠疫苗产业难以持续,北京医药产业开始向均值回归。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出现腰斩,而医药产值规模也萎缩到2000亿以内。

相比而言,江苏、山东才是名副其实的医药大省,与其他省份明显拉开差距。

在这一轮抢药潮中,布洛芬、连花清瘟、对乙酰氨基酚堪称网红中的网红。

除了连花清瘟出自河北之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药主产地都在山东和江苏。

苏鲁两省能成为医药制造大省,并非偶然,而是与其以化工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而石化产业分别是山东、江苏的第一大、第三大支柱产业。



医药与化工具有一定的产业协同性。却不说药物制剂离不开化学,而作为医药产业重要留言的原料药,一部分来自于动植物提取,更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化工合成。

因此,基于化工产业优势、制造优势和人才优势,江苏、山东都已构建了横跨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在内的全产业链条。

03

谁是我国第一医药强省?

产业规模之大,未必代表实力之强。从第一梯队来看,哪些省份百强医药企业最多?

这方面,最权威的榜单当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依据上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而来。



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型药企,如有巨无霸之称的国药集团,连花清瘟生产者的石家庄以岭药业,靠着布洛芬大放异彩的山东新华制药,引进了复必泰的复星医药等等……

根据最新榜单,中国的医药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山东以13家位居第一,北京、江苏、浙江各有12家入围,并列第二。



山东的医药产业覆盖全省。

据了解,山东已分别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临沂、菏泽等建成七大医药产业集群,在淄博、威海、济南、烟台、青岛、济宁、泰安等建成七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江苏,拿下了两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先进制造业“国家队”集群。

根据工信部先后发布的三批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共有5个,江苏一地就占了2个。



为“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贡献了一己之力的河北,也是不折不扣的制药大省。

河北也有5家企业榜单,且排名位居前列。如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等均跻身TOP40之列,总部均位于石家庄。

医药产业,正是石家庄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共和国医药长子”、“抗生素发祥地”的石家庄,素有“华北药都”之称,医药产值一度位居大中城市之首。

在网红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就有这么一句:

如今,石家庄的制药产业规模依旧不容小觑,但在以创新为主的生物医药的新赛道中,已经不复当日荣光,与上海、深圳、济南、武汉等地已拉开明显差距。

04

中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医药大国,但与欧美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医药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原料药、仿制药领域形成的规模优势,但在原研药、创新药以及高端医疗器械方面,差距依旧十分巨大。

这从2022 全球制药企业 50 强(Pharm Exec Top 50)榜单就可见一斑。



且不说全球十大药企巨头无一来自中国,在整个榜单中,中国企业只有4家上榜,而美国、日本、德国分别是16家、7家和5家。

在5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排在中下游:恒瑞医药(32)、中国生物制药(40)、上海医药(41)、石药集团(43)。

同样,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明显少于美国,更面临没有龙头引领的尴尬。(参阅《最新世界500强揭榜,最大赢家是……》)



根据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我国共有4家企业跻身其中,分别是华润、中国医药、上海医药、广州医药。

这些企业多数都是业务多元的龙头国企,且多是医药流通企业,并非以研发著称。

与之对比,包括制药、医疗机械、医药保健等在内,美国共有14家企业上榜,包括辉瑞、强生、默沙东等,多数都是研发强劲的创新企业。

所以,无论是应对短期“一药难求”的需要,还是基于“健康中国”的长期战略,中国的医药工业做大做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