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记》:“珊瑚洲在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东沙群岛的历史
提起清朝中后期,我们的印象似乎就只有割地赔款、卖国求荣等等,但实际上,即便是如此腐朽无能的朝廷,也是存在着几个好官的。他们即便身处黑暗,也在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争取一些应当属于我们的合法权益。比如说,东沙群岛的主权争议,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官员的据理力争,才使得我们重新收回了这一群岛。
在我国明朝末年,出现了一本名为《指南正法》的古籍,其内容包括了很多南海岛屿,比如说东沙群岛、钓鱼岛等等。这本在当时看来平平无奇的史籍,在短短几百年后却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东沙群岛的前世今生。
东沙群岛,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我国广东省汕尾市南部大约260公里左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南海群岛。早在三国时期,我国南部地区的渔民就来到这里进行打捞作业,并将其记载到了古籍《广州记》当中。由此可见,我国拥有东沙群岛的主权是不容置疑的。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等到了明朝时期,伴随着我国航海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东沙群岛开始被中国人进行开发与利用。在这一时期,恰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郑和下西洋。在他绘制的海图当中,同样记载了这一岛屿,这时东沙群岛被称作为石星石塘。
遭遇抢占
清朝初期,我国水师将领还曾多次前往东沙群岛视察,并将其纳入我国版图,并交由广东省进行管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渔民多次前往东沙群岛进行海上作业,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和谐自然。直到1907年,这一切才出现了转变。
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清朝已经是强弩之末,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的威严已经不复存在,任何邻国都想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中获取一点利益。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获取利益的机会。
在这一年,日本一位名叫西泽吉次的的商人带着数百余人,强行登陆东沙群岛,并大肆驱赶在此进行捕捞作业的中国渔民。要知道,中国人早在千年以前就登上了这座岛屿,近百年来更是不断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上面已经存在了大量建筑,它们都能证明这是我国的领土。然而,西泽为了摧毁中国人在此生活过的痕迹,将岛上的岛屿悉数破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很显然,西泽的这一行动是有备而来,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其背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他的这一切行动,其目的就是抢占东沙群岛,以便于日本进一步控制我国南海。日本的这一野心,清政府即便再昏庸也能够看得出来。因此,清政府当即决定派出两广总督处理此事,务必证实清朝对东沙群岛的主权所有。
强硬收回
张人骏前往东沙群岛与日方进行交涉时,岛上的建筑虽然已被拆毁,但地基的痕迹仍然有所保留,它们皆能证实这座岛屿在此之前是有人居住的。除此之外,在我国多部史料当中,都对东沙群岛进行过记载。因此,在人证物证俱全的情况下,日本归还180万平方米的土地,是近代以来海军收回的第一块失地,打压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保证了我国领土的主权完整。只不过很多人却不知。
很多人之所以对这段历史不了解,是因为这块岛屿虽说被我国收回,但在短短几十年后,伴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东沙群岛再一次被日本强占。毕竟在他们的国策当中,占领东沙群岛以及其他南海岛屿是第一要务,即便第一次交涉失败,他们也肯定会在二战中再一次抢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都知道国军败逃台湾,他们还顺势控制了东沙群岛,并将其当作是台湾地区的固有岛屿。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东沙群岛一直都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国内民众对于它的历史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东沙群岛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资料:
《指南正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