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汉武帝的一生做了很多不恰当的事情,但是就像司马光所说的那1样:“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顾托得人”,幸好汉武帝在临终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给自己的继承人安排了很好的辅佐大臣,这才没有重走秦王朝的覆辙。司马光的这一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当时,汉武帝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于是便派人画了幅周公怀抱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画,送给了大臣霍光。公元前87年,武帝病危,霍光问:“皇上如果有什么不测,那么谁该是继承者呢?”
汉武帝说:“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当然是小儿子为太子了,你像周公一样行事即可。”
霍光急忙叩首推让,说:“我还不如金日磾。”
金日磾说:“我只是一个匈奴人,完全不适合,再说千万不要让匈奴人看不起我大汉朝啊。”
于是,汉武帝便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
第二天武帝驾崩,赵婕妤的小儿子登基为帝,时年8岁,史称汉昭帝。
皇权顺利传承,而汉武帝的大智慧也在继承人的事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霍光、金日磾二人在朝中并没有过于显赫的身份,只是一个中等的大员,
况且金日磾还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是汉朝的俘虏。不过他们二人在汉武帝身边为官多年,其人品、能力汉武帝心中还是非常有数的。事实证明,汉武帝“顾托得人”是朝廷持续中兴的决定因素,而今登基的皇帝才8岁,什么决策都应该靠霍、金人拿主意,这也保证了武帝的意愿能得以顺利的承继。
当时,燕王、昌邑王都已经长大成人,武帝却选择一个8岁的孩子继承江山,这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方面他知道那两个成年儿子的弱点,再者他对于霍光等人是绝对的信任。如果让一个不成器的成年儿子继位,那么就会降低辅政大臣的作用,甚至根本就发挥不出想象中的作用,他的深谋远略自然就无法保障。
在立小皇帝的时候,汉武帝还做了一件让人很吃惊的事情,便是赐死了汉昭帝的母亲赵婕妤!很多人对他的这一举动都无法理解,而这一件事情也体现了一位伟大的帝王应该具备的谋略和胆识。
对于这一点,汉武帝已经深思熟虑过,以往小皇帝继位之后,把持朝政的往往是他的母亲,这样一来,刘氏的江山就岌岌可危了,汉高祖时期的吕雉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这种事情决不能重新上演。
司马光曾经将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但只是看到他们二人相似的地方,忽视了他们不同的地方。扶苏被派往边疆,胡亥没有被立为继承人,却是和贏政一起巡游。由于贏政“恶言死”,等快要病死的时候,才下诏将扶苏召回咸阳,但是依旧没有指定接班人。后来,他的诏书被篡改了,扶苏最终自杀。可是,即便没有被篡改诏书,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那么终归还会出现混乱的。
再来说说汉武帝,在病危的时候,霍光询问继承人的事情,由此也看出,汉武帝并不忌讳死字。去世之后,燕王刘旦声称收到的诏书规格不对,怀疑京师有变,立刻赶往长安活动,并且勾结宗室,谎称已经收到了汉武帝的遗诏。如果不是汉武帝早就安排妥当,那么汉朝一场动乱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汉武帝在晚年时期虽然有很多过失,但是却懂得吸取教训,提炼经验,及时改正不正确的做法,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而在后事的安排上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由此显示出了他的大智大勇,为王朝的延续及中兴设下铺垫,这并不是秦始皇所能够比拟的,这使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在人生的尽头熠熠生辉。
下一部:君臣不相疑的典范——汉昭帝刘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