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宝妈的女性会知道,每当婴儿啼哭时,他们总是张开双臂,睁着两个圆圆的眼睛,等待着父母的抱抱。
对于这种现象,很多父母认为是婴儿在“撒娇”的表现,俗话说“小婴儿,大心机”,这是真的吗?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哭闹求抱抱,其实是一种原始本能。科学表明:婴儿哭闹求抱抱,其实不是在撒娇,而是原始本能
科学家在实验中把婴儿放在床上,每当他们开始哭闹时,妈妈就会走过去将他们抱起来,并保持30秒内在原地站着不动,30秒后再进行活动。
研究结果表明:当妈妈抱着婴儿在不断走动时,孩子会停止哭闹,身体也能够比较快地放松下来。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刚出生的婴儿有很强的抓握力,而且能够承受住自己身体的重量。而抓握反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一项保命技能。
这就像很多灵长类动物在幼年时期,会经常趴在母亲的背上,为了避免掉落在地上,所以要牢牢抓住母亲,让自己变得安全,这便是抓握力的意义。
当看到这个实验结论后,甚至有些难以置信,婴儿的抓握力真的这么强吗?他们竟然能够把自己“吊”起来?
但看到网友们的评论后,我信了。有一位网友在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自己的宝宝出生体检时,会抓着护士的手,当时他整个人都提起来了。
其实父母“抱”婴儿的反应,和哺乳动物“叼”幼崽的行为很类似,家里养过狗的父母应该知道,狗妈妈会“叼着”自己的孩子回家,而且当主人在教训狗宝宝时,只需要抓住它脖子后面的皮肉,调皮的狗宝宝就会乖乖听话。
其实婴儿从出生时,就会自带很多技能,而这些本领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安全感,所以当宝宝在求抱抱的时候,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是“小婴儿,大心机”了,而是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宝宝一哭就抱,我错了吗?”宝妈给予宝宝安全感,需分阶段进行
有很多宝妈会问“宝宝一哭就抱,我错了吗?”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对与错,重点是宝妈要让孩子感觉到,你自身的情绪是稳定且平和的,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想让婴儿建立安全感,家长需要遵循婴儿自身的发展特性,根据不同阶段,建立合适的依恋关系。
1)宝宝出生0-3个月时:是通过哭闹来获得大人的照顾和安抚的,这时他们没有明显的依恋关系,任何人都可以照顾宝宝。
2)宝宝出生3-8个月时: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区分熟悉与不熟悉了,如果与陌生人长期对视,就会引起宝宝的不安。
3)宝宝出生8-24个月时:婴儿这个时候会出现分离焦虑,将自己的照料者视为“安全基地”,因此当他们感到不安时,最亲的人要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
4)宝宝出生24个月以上: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理解“分离”的含义,他们能与照顾者进行短暂的分离,也能更好地调节自身情绪。
其中,6个月是宝宝建立安全感的分界线,也是婴儿建立安全感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和孩子沟通、达成信任。
在建立安全感的同时,照顾者的态度和情绪也至关重要,因为婴儿能够感受到父母你当前的情绪状态。所以,安全感的建立需要遵循4个原则。
一是关注宝宝的回应,用“慢动作”和他们进行互动;二是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育儿先育己,如果你都感受不到安全,那怎能传达给婴儿?三是尊重宝宝的作息时间,判断他们的基本需求;四是给孩子独立探索的能力和空间,让他们在独处中,找到自身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