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娃娃的头等大事,也令不少宝爸宝妈为之抓狂,毕竟谁不羡慕别人家投喂省心的“吃货”宝宝呢?
然而,有这样一些胖胖的孩子,他们表现出难以遏制的进食欲,总是吃个不停,但又生长发育受阻、智力缺陷。这背后,可能是“基因”在作祟......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小胖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 PWS),又称普拉德-威利综合征、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多系统异常综合征,由Prader等于1956年首次报道。国外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为1/30,000~1/10,000,我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机制
PWS的发病与父源染色体15ql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有关。15q11.2-q13区域长约6Mb,从染色体长臂远端至着丝粒方向可依次分为远端非印记区域、Angelman综合征印记区、PWS印记区及近着丝粒处断裂点BP1和BP2间的非印记区域4个亚区。印记中心位于PWS印记区内SNURF-SNRPN基因启动子区域,掌控印记区内父源印记与母源印记之间的转换。PWS主要遗传类型包括15q11.2-q13的父源片段缺失、父源等位基因缺失(母源同源二倍体所致)、印记中心微缺失及突变。
临床表现
PW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自胎儿期起、呈随年龄而异的时序化临床特征,涵盖了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代谢等各方面:
图1 PWS的自然史
胎儿期 常见表现包括胎儿活动减少、羊水过多及臀位产;
新生儿期 此期肌张力过低为本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重者可导致喂养困难、吮吸无力和无力,甚至窒息;
婴幼儿期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滞,认知、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食欲逐渐旺盛,如不限制进食会出现肥胖;
学龄期 通常存在身材矮小,逐渐出现脾气暴躁、固执、强迫症等性格特点,异常行为包括强烈的觅食(重者导致胃破裂)、搔抓皮肤、孤独症样行为等,约25%的PWS患者会出现癫痫;
青春期 男女患者均可出现第二性征延迟或发育不完全。由于肥胖可导致相关并发症,如呼吸睡眠暂停、肺源性心脏病、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等。脊柱侧突、骨质疏松、胃食管反流也较为常见。
成人期 主要表现为肥胖及其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异常、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暂停。其他表现为精神异常、不孕不育。
体格检查可见特征性面容逐渐典型,包括长颅、窄面、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小手小脚、身材矮小、皮肤白皙、肌张力低、生殖器发育不良(如男性阴囊发育不全、隐睾、小阴茎,女性阴囊、阴蒂缺如或严重发育不良)等。
诊断
临床诊断 目前参照国际PWS临床评分标准,包括6条主要标准、11条次要标准和8条支持证据。对于年龄<3岁的患儿,总分>5分、主要标准>4分即可诊断;≥3岁者,总分>8分、主要标准>5分即可诊断。
表1 PWS临床评分标准
分子遗传诊断为此病的确诊手段,具体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微卫星连锁分析(STR)和甲基化分析等。
图2 PWS分子诊断流程
治疗
PWS的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管理,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表型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并延长生存期。主要包括饮食行为与营养管理、性腺发育及青春期发育的处理、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及定期随访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Prader-W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15) [J]. 中华儿科杂志,2015,53 (6): 419-424.
[2] Maithé T, Charlotte H. Endocrine disorders in Prader-Willi syndrome: a model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hypothalamic dysfunction[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9(4):235-246. [3] Irizarry KA, Miller M, Freemark M, et al. Prader-Willi Syndrome: genetics, metabolomics, hormonal function, and new approaches to therapy[J]. Advances in Pediatrics, 2016, 63(1): 47-77.[4] Butler MG, Kimonis V, Dykens E, et al. Prader-Willi syndrome and early-onset morbid obesity NIH rare disease consortium: A review of natural history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A, 2018, 176(2): 368-375.[5] Angulo MA, Butler MG, Cataletto ME. Prader-Willi syndrome: a review of clinical, genetic, and endocrine findings[J]. J Endocrinol Invest, 2015, 38(12): 1249-1263.[6] Cassidy SB, Schwartz S, Miller JL, et al. Prader-Willi syndrome[J]. Genetics in Medicine, 2012,14(1): 10–26.
来源 | 梅斯医学 纪怡璠
编辑 | 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