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周一还在拼命工作,周二三要求居家办公,周二大晚上通知被裁,周三HR就找你谈,这一波操作真的恶心到我工作十年的老员工”,职场社交平台上近日激增的类似帖子,让裁员之风刮向小米的消息在网络上盛传。
在各个部门中,小米手机部门被传是裁员人数最多的部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也均有涉及。
对于外界流传的裁员规模突破6000人,小米内部人士予以否认,并表示相关裁员流程合法合规,公司为被裁员工提供的补偿方案为N+2倍赔偿。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小米被传裁员背后,公司今年业绩疲软。此外,被小米寄予厚望的造车业务,也有消息称进度不如预期。
有行业人士认为,多方面的压力叠加,或让小米下了“降本增效”的决心,而员工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其中一个对象。
小米要裁6000人?
事实上,不久前小米举行的新品发布会刚刚结束,便有认证为小米员工的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透露了小米开启裁员的消息,“昨天发布会,今年开始裁员,卸磨杀驴可真行”。
后续,又有不少认证为小米员工的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收到了公司向其发来的离职通知,“完全懵啊,正阳着发高烧被谈了”、“小米这次裁员裁了个别绩效为A.的,我就是其中一个,不同意赔偿方案的,系统自动提离职”。
据网传截图显示,其中一名认证为小米员工的网友表示,小米此轮裁员保守估计涉及6000余人。不过,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已无法在脉脉上搜索到该贴。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小米员工向其透露,小米此次裁员的规模较大。据该员工了解,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均有涉及,但部门之间裁员力度不尽相同。其中,中国区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
还有小米员工称,小米此番裁员的核心思路为,“review每个层级中的高成本员工,然后从入职年限、是否是管理岗、赔偿成本等多个纬度做个比较。”该员工表示,高成本的普通员工会优先被裁掉,并调侃称,“小米看来任何方面都在追求极致性价比,包括对员工”。
该员工举例道,如18级非管理岗员工,入职一年,有人能替代你,那大概率会被裁掉;再比如应届生中薪资属于偏高的,其又不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也有可能会被裁掉。
对于外界盛传的裁员消息,小米的一名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是砍掉某条小的业务线,个别部门裁员的比例确实有可能达到75%,但如果整体裁员的比例达到15%,这个数字确实有些夸张。
另外一位小米的内部人士也表示,小米年底进行裁员的事情的确存在,相关流程合法合规,公司给出的补偿方案为N+2倍赔偿。至于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则按照双倍的金额进行折算补偿。
但该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媒体报道的裁员数量是错误的,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该数据和不实信息来自脉脉平台上的一则匿名造谣,公司已经取证开始走法律程序。
小米亟需提高人效
根据2022年三季度小米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小米在全球一共拥有35314名全职员工,其中位于中国大陆的员工有32609名,其余员工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尼。
而截至去年末,小米全球全职员工的数量还停留在33427名,其中包含30943名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员工。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末,小米全球的员工数分别为33793名、32869名。
单季度来看,小米第一季度扩招了366名,虽然第二季度小米的员工规模缩减了924人,但第三季度小米的员工数又再次飙升了2445名。若与去年末相比,小米前三季度净增加的员工数为1887名。
九个月的时间,小米足足增加了近1900名员工。庞大的员工规模背后,小米需要承担巨额的薪酬开支。去年一年,小米为员工支付的薪酬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138亿元,相较上一年同期的99亿元涨幅达到39.4%。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用于薪酬方面的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43亿元,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39亿元、41亿元,小米的薪酬开支总额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更多的员工并没有给小米带来显著的营收或利润方面的增长。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的营收分别为855.75亿元、733.52亿元、701.71亿元、704.74亿元;同期小米的期内利润分别为24.43亿元、-5.31亿元、13.65亿元、-14.74亿元。
除第二季度员工数有所下降外,其余几个季度小米并没有在员工实现环比增长的情况下出现营收或利润大幅增长的情况。以第三季度为例,虽然该季度内小米的员工数环比增加2445人,但营收环比仅增加0.4%,期内利润则直接由13.65亿元转为-14.74亿元。
有行业人士称,尽管营收、利润受到大环境、是否推出新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人均创造收益的不合理,或在一定程度上让小米动了裁员的心,毕竟三季度高达14.74亿元的亏损犹如一把悬在额头上的剑,时刻警醒着小米“钱要花在刀刃上”。
此前在第三季度的财报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就曾向外界透露,自今年年初开始,“降本增效”便是小米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我们现在在做进一步的规划,怎么样提高我们的人效,降低我们的成本。为了明年整个业绩的提升,我们会持续开展‘降本增效’的工作。”
事实上,即便不包含人员成本在内,小米第三季度已经开始节省某些方面的开销。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用于宣传与推广的开支为1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6亿元相比减少9.9%;同期,小米用于行政方面的开支为12.5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2.75亿元也减少了1.5%,主要系专业服务费用减少所致。
手机业务疲软,造车进展不及预期
让外界猜测小米进行裁员举措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小米手机业务近来相对较差的表现。作为被外界视为向其他业务输血的强势业务,小米手机业务目前的处境并不算好。
据网友在脉脉上发起的“小米哪个部门开始裁员了”的投票结果显示,截至发稿,手机部门的投票结果在各个分部中高居首位,汽车部门的投票量约为手机部门的32%。
尽管该数据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小米近来在手机业务方面的疲软,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手机部门裁员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果。
三季报显示,小米集团该季度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为425.1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78.25亿元相比下滑了11.1%。与此同时,小米于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的收入同比下滑9%至190.58亿元,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下滑3.7%至70.67亿元。
三大业务的营收均出现下滑,直接导致小米三季度的营收压力倍增,704.74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9.7%,其中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下滑的金额最大。
营收规模缩水的同时,小米手机业务的多个关键指标也出现下滑。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分部的毛利率为8.9%,与上年同期的12.8%相比下跌3.9个百分点。
此外,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销售价格)为1058.2元,相比第二季度的每部1081.7元减少2.2%。对此,小米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境外市场增强了促销力度所致。
然而,尽管小米表示“我们在不断巩固‘手机×AIoT’核心战略的同时,积极投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发展”,但现实却是小米不仅需要面对来自手机业务方面的压力,来自造车业务方面的压力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小米的肩上。
目前距离雷军官宣进入造车行业已过去约630天,此前雷军为小米汽车定下的正式量产时间为2024年上半年。11月初,有消息称小米造车被叫停。虽然小米后续否认了项目停摆的传闻,表示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但11月下旬又有媒体报道称,至少有两位小米汽车内部人士确认,小米汽车的开发项目进度不如预期,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一位高级别员工说,小米汽车的第一台车大部分定型,细节还会微调,但实际的项目进度仍旧没有达到预期。由于前期自动驾驶测试效果不佳,不少员工甚至对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缺乏信心。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于包括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在内的创新业务上的投资为8.29亿元,而前两个季度小米已经就此分别支出了4.25亿元、6.11亿元,年内小米已累计在包括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在内的创新业务方面投入超过18亿元。
据雷军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预计将在未来10年给造车事业投入1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初始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需要不断向造车业务投入巨额支出的背景之下,小米需要高举“降本增效”的大旗,而手机部门的员工基数相对较多,因此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小米裁员的重点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小米有天眼风险信息25710条;还发现企业有法律诉讼8675条,涉案总金额1.0274807364亿元;涉诉关系7311条,开庭公告6651条,立案信息5624条。这些,也是成为小米发展路上的挑战。
此番裁员,将给小米带来怎样的影响?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