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7600万,也救不活烂尾楼!是谁逼得他们被迫“停贷”?

热点资讯2022-07-19 00:09:03佚名

割肉7600万,也救不活烂尾楼!是谁逼得他们被迫“停贷”?



文/ 金错刀频道


掏空积蓄,背上房贷,依旧满怀希望,但买房人强大的内心,在看到烂尾楼的瞬间总会土崩瓦解。

各种维权无果后,不少人选择认命。

西安的一处烂尾楼,今年有300多户居民搬进了没水没电的毛坯房。

住在13层的老人,每天要上下楼五六趟,出门买水买菜或上厕所;家长们感叹孩子的户口没法录,无学可上;只有小孩不发愁,在手电筒的光下画画的时候,还在天真地说要把家打扮得更漂亮。




有人认命,也有人不认命。

7月以来,全国超过上百个楼盘的业主集体停贷。抱着玉石俱焚的觉悟,他们艰难扳回一城。

热搜上,终于不断涌现与烂尾楼相关的话题,虽然没多久就被隐藏,但讨论一旦开始,注定将不断发酵。


有了热度,事情果然就有了转机。

据媒体报道,一些涉及停工风险的楼盘,陆续迎来了复工的消息。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危机还远没有结束。


银行:风险可控;
业主:天塌了!

以往遇到烂尾楼,业主通常将矛头指向开发商。这次,银行成为了被炮轰的对象。

6月30日,江西省景德镇恒大珑庭业主打响第一枪,他们在告知书中称:如果2022年10月20日未能全面复工,业主将强制停贷。此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业主认为银行违规放贷,资金监管不力,理应承担责任。


比如按照规定,在房子主体结构未封顶前,银行不能发放按揭贷款。然而为了放贷,有的银行甚至欺骗业主已经封顶。

在楼盘烂尾后,一名被骗的业主质问银行人员为何违规放贷,对方大方承认违规,已经接受了上层的处罚,同时强调,自己违规但不违法,不影响合同的执行,业主仍需还房贷,如果不服可以去起诉。

业主们把矛头指向银行,看起来并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银行的回应不是很让人满意。

各大银行集体发声,全在强调“风险可控”。没有回应业主的指责,银行只关心停贷对自身的影响。

一些权威媒体的文章,也是在讨论“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停供风险,不是停工风险。


专家们也表示,停贷是违法行为,不仅房产可能被收回,还会影响征信。

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业主的回应是:“房子都没了,还要征信有什么用?”甚至有人称:“已经下定决心,(如果被银行起诉)实在不行就和爱人离婚,小孩落在对方名下,免受影响。”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会选择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

业主们曾经拉横幅、谈判、上诉,换来的却是推诿和漠视。

武汉市光谷“绿地星河绘”(简称星河绘)的业主,去年发现楼全部售罄后,工地居然还无人施工,于是开始维权。

开发商表示,停工是因为疫情、春节放假与楼栋技术原因,并给出承诺书,然而承诺书上没有公章和发布日期,甚至把项目进度节点写成了11月31号......此后业主进行了不下10次的谈判和投诉,毫无进展。


绿地星河绘施工现场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地方的烂尾楼业主身上。

正当维权无人问,直到他们开始“耍赖”般停贷,才获得了应有的关注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采用了停贷这样激进的办法。

有着“郑州学历最高楼盘”之称的永威金桥西棠(简称西棠),同样难逃烂尾楼的梦魇,人才差点变耗材。

在常规的维权手段无效后,业主们发挥出自身优势,几天时间内根据各自的经历编写出了7万字的剧本,有人负责运营短视频、公众号,有人负责对接媒体,有人组织夜跑团,穿着印有“西棠加油”的T恤在街上跑步。



7月3日,西棠项目宣告:被股东挪移的近10亿资金被追回。

虽然成功追回,但高学历业主的做法很难推广,不如停贷来得简单粗暴。


烂尾楼的“保命钱”,
都是怎么消失的?

在被烂尾楼坑惨了的业主中,“亮亮丽君夫妇”经常被媒体提及。

他们的经历和普通人一样,努力打拼,买房,背上房贷,但始终元气满满。

他们经常去工地看施工进展,眼见楼层变高,觉得生活充满盼头。即便女孩后来遭遇降薪,连肉都舍不得买,他们的眼里也都充满光亮。


可是当楼盘停工,这对夫妇的眼里没有了光,只剩下黑眼圈。


和很多业主一样,他们最初也不明白:已经建得七七八八的楼盘,为何说停就停?

原因很简单:没钱了。

正常情况下,监管账户里的预售资金,开发商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根据工程的不同进度节点,才能申请支取相应比例的预售资金。

但是,开发商经常提前将预售资金挪去用于拿地、开发新楼盘。

比如在星河绘中,项目进行至2021年9月,整体工程量进度不超过20%,但开发商已经划走了5.16亿资金的预售资金,相当于资金量的71%;西棠项目中,合作开发商之一的金桥公司实控人崔红旗,挪走资金约16亿元,其中有约10亿元被挪用到了郑州另一个房地产项目。


对于开发商的违规操作,不少业主认为银行需要负责。

按理来说,银行应该履行好监管义务,防止开发商肆意挪用,然而银行显然做好本分。

在一条短视频里,银行人员表示只要开发商提出申请,他们核准后提交给房管局,后者同意后,银行就会将监管账户的对应资金转给开发商。银行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核准开发商拿钱去干啥。


业主质问他们:那你们何必要叫监管银行呢?

银行人员叫屈道:我们也不想。这是法律规定的,要有监管银行、监管账户。

奈何不了银行的业主们,更奈何不了不按常理出牌,也不讲道理的开发商。

在河南的南阳市,有一个叫“铂金时代”的楼盘,烂尾后,开发商建议“业主筹钱自救”,并在领导面前承诺:只需要4500万元,10个月工期就能盖好房子。

于是数百名业主筹钱自救,然而他们不断给开发商拨款,楼盘却仍断断续续地停工,最后总共筹款7600万元还是没能交房。

不仅如此,开发商还提出了涨价,每平米房价上调850元。


业主收到的涨价通知

业主的自救以失败告终,几位业主代表们还被开发商以“敲诈勒索”为名,关进看守所待了37天。原来当初复工后,业主们自愿在工地值守,开发商前后拿出20来万,说是劳务补贴,值守的业主一天能领100元补贴,这就是敲诈勒索的“证据”。

直到2020年,在舆论压力和政府介入下,开发商才仓促交房,当初承诺的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不见踪影。


铂金时代楼盘

预售制下,地方有了土地收入;房企提前拿到房款;银行成功放贷;业主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房子。

没事时皆大欢喜,出事时却让最弱势的业主承担所有代价,没有这样的道理。


预售制,不是烂尾楼问题的根源

烂尾楼的成因,很多人认为要归结于预售制,因此关于取消预售制的呼声非常高。


但制度本身不是最大问题。

如果能严格执行现行的预售制,工程每到一个节点,开发商才能拿到一部分钱,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烂尾的几率很低。

相比之下,执行才是问题所在。

执行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对资金的监管不到位。

西安世茂璀璨倾城二期的停贷告知函就指出,在拟定贷款合同时,根本没设定监管账户,而是设定为开发商的一般账户。也就是说,预售资金直接打到了开发商的账上,开发商可以随意挪用。

除此之外,开发商还有各种手段提前拿到预售资金,比如虚报工程进度,联合施工方将监管资金的钱套出来。


然而资金监管不到位只是表象,这背后通常是盲目追求业绩的结果。

银行为何没能很好地尽到监管义务?

因为对于大多数银行,维护好和开发商的关系,业绩才有保障。

为此,有些地方银行甚至按照开发商的排名与规模,给不同开发商设置可以提前支取的比例。比如有些地区排名前一百的房企,可以完全提取监管账户中的资金。

开发商为何敢违规操作,不断空手套白狼?

对于开发商而言,这样不仅快速收回了成本,还套走了数亿,换个地方还能继续复制。楼盘烂不烂尾,与它们无关。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进步”的心情过于急切,又助长了不良开发商的气焰。

河南的南阳市,一度被称为“烂尾楼之都”。南阳市政府曾统计,中心城市就有302个问题楼盘。当地人吐槽:“如果没买过一套烂尾房,你都不配说自己是南阳人。”

根源要追溯至2008年,那一年,南阳被批准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为了迎接农运会,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还默许开发商在“五证”不全的情况下建房、销售。


为迎接农运会建的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倒是没烂尾

如今烂尾楼率排名第一的郑州,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例如开发区域过大和大量的城中村改造。

制度和流程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人的问题。


制度和流程要求按部就班,人心却想一步登天,还欲壑难填。

就像网友评论的:“居民用100万买成本只有20万的东西,赚80万还嫌不够,最后连这20万的东西也不愿意给了。”

预售制有问题,但利用预售制巧取豪夺的人问题更大。怎么约束它们才是关键,否则就算是现房销售,也不能保障业主的利益。

空手套白狼的日子,该结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祥燎

本文标签: 烂尾楼  停贷  开发商  房贷  烂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