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月均两次变异,对中国人有何影响

热点资讯2022-08-16 07:06:22佚名

新冠病毒月均两次变异,对中国人有何影响


在新冠疫情结束前还会有更多变异毒株出现


图/Pexels

文 | 凌馨 仇怡林

编辑 | 王小

研究人员依据新冠病毒新变异株出现情况推算出的数据是,全世界每一个月会出现两次新冠病毒变异。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8月8日,中国已发现四个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病毒进化宗支(BA.1、BA.2、BA.4和BA.5)的15个亚分支输入病毒株。这看上去比其他国家多,与中国对变异株区分更细致,且中国疫情主要表现为多点散发流行有关。

奥密克戎是迄今为止变异程度最深、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体,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关切变异株。从2022年1月至今,奥密克戎主导了全球新冠疫情。

被认为传播力最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系分支,最近陆续出现在西安、北京、大连、天津、青岛、珠海、三亚等至少十座城市。

七个多月时间,在中国,由首次发现BA.1变异株到BA.5变异株在多地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快速变异的毒株对疫情防控意味着什么?


新毒株现身中国内地比其它地区晚两月

《财经》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2月13日,首个奥密克戎变异株B.1.1.529在天津被检出,到2022年3月BA.1.1在苏州常熟出现,新的毒株出现在内地的时间,比首次在境外被发现,普遍晚两个月。

“这说明前期外防输入的策略基本是成功的。”病毒学家常荣山分析,2022年初BA.1在全球大流行期间,输入性病例基本没有在内地引发太大的疫情,即使有小规模聚集性病例出现,也很快被扑灭,直到4月上海暴发本土疫情,这比境外晚了两个月左右。

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左右全球疫情走势的主导病毒株从德尔塔(Delta)变异株变成奥密克戎,而奥密克戎本身持续演变,持续出现的亚分支正在迅速取代最初流行的毒株。

在5月中旬前,主导全球疫情的还是BA.2、BA.1,4月才进入全球疾控人员视野的BA.5,则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迄今为止,这个新的亚分支比其前辈更具传染性。

BA.5毒株首次在南非发现,2022年4月引发了该国新一轮新冠病例增长,单日新增病例5月11日达到1.0万例的高峰。同时,中国的香港、上海就出现了境外输入病例,与BA.1和BA.2相比,几乎没有太大时间差。“这说明BA.5传播力强。”常荣山指出,5月27日,中国澳门放开葡萄牙居民入境,无需卫生局事先批准,一个月后就暴发了本土疫情,说明只要入境政策略有放宽,即可能被BA.5攻破。

在葡萄牙,到6月,BA.5亚型已经占到所有新感染病例的80%,成为该国的主力流行毒株。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财经》,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出现主要流行株,是大规模感染后的自然选择。中国香港上一轮疫情中BA.2占据主要流行地位,BA.5最早4月出现在香港。经过一段时间,7月初在所有感染者中占比不过1%,但现已升至5%。加上与它十分相近的BA.4,在所有感染者中的占比已超10%。

7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BA.5及亚分支引发的感染,包括西安和北京出现的BA.5.2,大连出现的BA.5,天津、上海和青岛出现的BA.5.2.1,珠海出现的BA.5.1,以及海南出现的BA.5.1.3。一个多月,五种变异株分支在十个城市出现。

这些新的变异株亚分支主要出现在有国际航班入境的口岸城市,以及边境地区。8月4日,海南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金玉明在三亚市新冠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初步研判,此轮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进入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渔船与境外渔民交易鱼货通过渔民隐匿感染或鱼货被病毒污染输入的可能性大。

这种不同变异株亚分支多点零星暴发的情况,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现在全世界已经转入地方性流行,一个地区主要流行一到三种毒株。”常荣山怀疑,出现多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与邻国交往较多,也与中国执行防疫政策更为有力、未能形成优势流行株有关。

加上进入2022年前3个月出现的BA.1和BA.2变异株分支,平均半个多月,中国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这一变异频率与学术界的研究结果相符。常荣山介绍,遗传学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平均变异速率是每年23.6左右,“平均每个月变异两个位点”,相对病毒自身2.9万个核苷酸,在RNA(核糖核酸)病毒里,这个变异速度处于中等。这也是WHO没有再用希腊字母命名,而是统一把它们归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原因。

比如BA.5,只比BA.4多了一个变异位点。此后命名的BA.5.1、BA.5.2乃至BA.5.2.1,则是在原有变异位点旁支又出现了新的变异。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预计,因为比德尔塔病毒容易传播,奥密克戎BA.4和BA.5子线的感染病例目前显示出最强劲的增长,BA.5变体已经占到目前感染病例的10%。该研究所的结论是,这两个新的奥密克戎变体可能很快就会在一大部分新感染病例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在7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分析,BA.4、BA.5亚分支的传播力相较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略有增加,主要表现为:


疫苗+口罩仍然有效

WHO和医学界普遍认为,在新冠疫情结束前还会有更多变异毒株出现,也有不少人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开启了新冠疫情的尾声。

新冠病毒的变异趋势是清晰可见的,新涌现出来的变异株紧紧扣住的性状,一是传播力增强;二是免疫逃逸增强,即对疫苗的抗性上升(疫苗的有效性下降)。不过,新变异株的致死率也在下降。

5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个学术会议表示,奥密克戎引发的炎症依然较为严重,但是它的强度已经变弱,“稍微弱于流感”。

新型奥密克戎实际感染和出现第一个症状之间的时间比德尔塔变异株要短大约三天。并且,病死率和重症率明显较低,这其中有疫苗接种普及、加强针注射和自然感染获得免疫等因素。英国数据显示,目前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率是疫情最初时七分之一,为 0.03%;比英国季节性流感的平均感染死亡率还低,后者为0.04%。

不过,奥密克戎株的免疫逃逸能力,确实降低了疫苗的保护力。尽管接种了疫苗,或者经历过新冠病毒感染,或者两者都具备,都仍有可能出现变异株的新感染,而且染病率要高于德尔塔变异株。

中国研究人员2022年6月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上的一篇研究结果表明,最早期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1毒株的感染者,可能再次感染后来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12.1、BA.4和BA.5,哪怕他们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打了加强针。

也就是说,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化出的突变,可以逃避接种过疫苗、但仍感染了奥密克戎BA.1的患者,其身体里尽管已经产生了可以中和该病毒以及原始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抗体。这表明,依据原始新冠病毒和BA.1毒株研发生产的疫苗,即使施打加强针,也未必能对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实现广谱保护。

现有的新冠疫苗是基于SARS-CoV-2的原始毒株,因而,研究人员警告说,基于BA.1病毒的疫苗加强针,如辉瑞和莫德纳正在开发的疫苗,“可能无法实现针对新的奥密克戎变种的普遍保护”。

不过,科学界对此也有不同意见。金冬雁认为,感染BA.1确实可能会再感染BA.5,但几率很低。而且真实世界数据显示,虽然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不能完全防止感染,但可显著减少感染,对BA.5也不例外。

WHO新冠疫苗成分技术咨询小组(TAG-CO-VAC)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也指出,使用已获许可的现有疫苗(即基于指示病毒的疫苗)和接种加强针,可针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所有变异株提供高水平保护,防止重症和死亡。该独立专家组负责评估新出现的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对新冠疫苗性能的公共卫生影响,以便及时就调整疫苗毒株成分提出建议。

全球生产新冠疫苗的企业都在积极研发经更新的变异株特异性疫苗,目前还处在临床开发中。WHO表示,这些新的疫苗只有在获得有效性数据后,才能量化更新的变异株特异性疫苗的全部公共卫生效益及其相对于当前疫苗的价值。

7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疫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表示,中国已开展多条技术路线单价、多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进展较快的单价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正在浙江、湖南、香港等地开展临床试验;四价重组蛋白疫苗获得阿联酋Ⅲ期临床试验批件;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也在开展临床前研究。

此外,中国还布局了广谱新冠疫苗的研究,进展较快的疫苗已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启动相关研究。

无论如何,在新型疫苗未出来之前,“还是要戴好口罩。而且单层口罩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一定要双方都严格佩戴医用口罩,或是一方已经接种了疫苗或加强针,才能形成对新的变异株的有效防护。”常荣山说。

《财经》记者信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标签: 变异  新冠病毒  疫苗  病毒  毒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