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若羲】
进入10月,对于位于北半球较高纬度的欧洲国家来说,冬季已经来临。不同于往年,“能源”成了今年日常生活的关键词。笔者所处的瑞士,早在盛夏七月,民众就已经开始居安思危。瑞士头部电商Digitec Galaxus数据显示,今年7月移动发电机组和发电机的销售量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9倍和4倍。
随着气候转凉,蜡烛和木柴也成为了重要的储备物资。法国的木质颗粒燃料价格已经翻番,每吨高达600欧元(4200元人民币)。甚至连一些购物网站,也悄悄地把“秋冬加绒室内鞋”推上了精选榜单。
生活中,因能源短缺而接连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暖气片供暖不足、物价上涨、货运和公交系统全面瘫痪,司机们不满能源物价上涨、要求涨薪遭拒继而罢工抗议。每天以“能源危机”为标题的各语种新闻报道数不胜数。
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日内瓦公交系统大罢工当日,原本二十分钟的公交通勤时间不得不变成了四十分钟的步行。早上七点出门,天仍然黑着,人行道上却已经热闹了起来,大多是像我一样风尘仆仆的上班族,还有送小孩步行上学的疲惫家长。硕果仅存的几辆仍在运行的早高峰公交车里,也像鱼罐头一样挤满了打工人。
寒冬降至,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施加严厉经济制裁,其反噬效应导致欧洲能源价格上涨,但最后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欧盟能源自给度低
欧盟非常依赖进口能源,其中俄罗斯又是欧盟重要的能源供给国。2020年,欧盟能源自给度仅有42.5%,而24.4%的能源需要从俄罗斯进口。
欧盟可利用能源总量及其来源。图源:欧盟统计局
欧盟各国能源结构不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也各有差异。小国如马耳他、塞浦路斯和卢森堡,国内资源有限,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
欧盟各国进口能源依赖比例。图源:欧盟统计局
而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也非常依赖进口能源(55%-75%),尤其是天然气。如图所示, 2021年意大利超过40%的能源供应来自天然气。英国、德国紧随其后。
各国不同类别能源的发电量分布图。图源:瑞士资讯Swissinfo
细化到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2020年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对于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高达30%以上,而德国、意大利、荷兰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也有20%以上。
各国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一览表(2020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该国能源总消耗的百分比)。图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雪上加霜的是,在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中,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缺乏液化天然气终端储运设施,这也意味着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完全对俄罗斯能源脱钩。
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直到今年夏天才开始在威廉港建造本国第一座液化天然气码头,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同为欧盟中的大国,法国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较低,在5%以下,这也部分得益于法国发达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欧洲政府大力拨款
严峻形势下,能源价格飞涨,更带动整体通货膨胀。今年8月,欧元区年通货膨胀高达9.1%,欧盟总体通胀更达10.1%。如图表所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各国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源价格上涨。到今年秋天,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更是成为能源价格飙升的重灾区。
批发电价(欧元/兆瓦)。图源:Ember智库
为了应对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欧洲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财政措施稳定局势。
英国一马当先,财政投入在绝对数值和占GDP百分比上都远超其他欧洲国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也拿出了占GDP 3%左右的资金帮助家庭和企业渡过难关。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欧洲各国政府为家庭和企业能源问题提供的财政支持(数据未包括德国于9月29日宣布的2000亿欧元计划)。图源:布鲁盖尔智库
具体看欧盟各国和英国的应对措施:
欧盟:
9月30日,欧洲理事会为降低能源价格批准一系列紧急措施,意在减少电力需求、收取能源企业的超额利润、对用电的家庭和企业提供财政补助,从今年12月1日起生效。措施包括:
1.各国自愿减少10%的用电量,具体内容由各国自行决定。 2.欧盟成员国高峰期用电量应强制减少5%并保持至2023年3月。 3.向石油、天然气、煤炭、炼油企业在2022年的超额利润收取互助税,欧盟整体互助税率应至少为33%。 4.将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及褐煤发电的电力公司(包括中间商)的利润限制在180欧元/兆瓦。这是考虑到这些发电方式的成本并未上升,但近期因天然气价格异常上涨导致的高电价获得巨额收入,故而由成员国收取额外利润后支持消费者。
这些措施得到了欧盟各国政府的赞成。
德国:
德国天然气价格已经是去年同期的10倍,估计每户家庭今年要比往年多付500欧元(约3500元人民币)的电费。
德国政府在9月29日宣布投入2000亿欧元应对能源问题,包括设置家庭和企业天然气价格上限,直至2024年3月。
这项举措还包括向家庭提供一次性能源补贴,所有纳收入税的上班族都可以获得300欧元的补贴,有小孩的家庭还会额外获得100欧元(每个小孩)的补贴。低收入、失业人群、大学生也有100至200欧元不等的能源补贴。
在规模上,如果加上此前已承诺的财政投入且不考虑可能的重叠部分,德国在过去一年间已经拿出3000多亿欧元应对能源危机。财政支持的规模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堪称一骑绝尘。
除财政投入外,德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从今年9月开始,除医院等特殊场所外,公共建筑室内供暖不得超过19摄氏度。公共建筑洗手池水龙头也停止供应热水,特殊卫生原因除外。私人游泳池不允许使用天然气或电网供电加热。
为响应节能行动,柏林市内历史古迹和地标建筑(如市政厅、国家歌剧院)的聚光灯也在夜间关闭。慕尼黑市也采取了关闭广场聚光灯的措施以节约能源。
德国是欧洲的制造业大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显著。德国政府为此投入大笔资金稳住能源价格、降低制造业能源成本也合乎情理。但其他欧洲国家却未必买账——德国的财政举措很有可能增加本国能源需求,从而导致欧洲整体能源价格继续上涨。
何况德国一向反对欧盟设置统一的天然气价格上限,因此德国能源计划的溢出效应也更加令其他欧洲国家担忧。意大利、爱尔兰政府号召欧盟各国应该团结,协调行动应对能源危机。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应对能源危机要采取“欧洲整体策略”,匈牙利首相欧尔班·维克多则直接批评德国的擅自行动是欧盟内部自相残杀的开端。
法国举行大罢工 抗议能源危机、通胀加剧。图源:视觉中国
意大利:
俄乌战争之前,意大利曾是欧盟第二大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国,仅次于德国。战争爆发以来,意大利积极增加从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进口,同时调动国内天然气储存设备(意大利有200亿立方米的储存容量,其中45亿立方米是政府监管的战略储备,只能用于紧急情况),并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今年7月,意大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已经从年初的40%降低到25%。
意大利已经决定投入660亿欧元帮助企业和家庭应对能源价格上涨问题,由电气价格猛涨而增加的增值税收入将会成为这笔财政支持的重要来源。意大利政府为低收入人群(年收入3.5万欧元以下)提供200欧元的一次性能源补贴,并为企业减税25%到40%不等。
尽管如此,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家庭开支增加已经不可避免。意大利能源、网络和环境监管局(ARERA)于9月底发布消息称,今年第四季度意大利家庭电费账单平均涨幅将在59%左右,年度户均电费1322欧元,而去年意大利家庭户均电费仅为632欧元——而这已经是政府投入大量财政支持的结果。
意大利政府称投入的财政资金可以由本国自行解决,无需向外借款。但如果危机持续,财政贴补却只增不减,意大利又该往何处去?
法国:
能源价格问题在法国一直是尤为敏感的话题。今年一月,早在俄乌战争、四月总统大选之前,法国政府就要求法国电力公司( EDF,法国公用电力公司由法国政府持有大部分股份)在今年内控制电价上涨额度不超过4%,并把天然气价格冻结在2021年10月水平。法国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更在今年9月宣布,2023年将控制电气价格涨幅低于15%。
除能源限价外,法国自2018年开始就每年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能源支票,即一次性能源补贴),用于帮助民众支付能源账单。目前有三类能源支票:
1.常规能源支票,每年春季向大约 600 万户家庭提供。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收入情况,额度在48至277欧元不等; 2.燃料油支票,从今年11月开始向用燃料油供暖的低收入家庭发放,额度为100或200欧元; 3.特殊能源支票,今年年底将向1200万户家庭提供,额度为100或200欧元。
除此之外,法国也大力号召民众节约能耗。10月6日,法国出台全民节能计划,旨在将法国的能源消耗减少 10%,避免能源短缺。
这些措施包括家庭供暖建议不高于19摄氏度、公共建筑供暖不高于19摄氏度并停止提供热水(除非用于淋浴或者必要的清洁)、为拼车平台新注册用户提供补贴、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公共照明、鼓励远程办公。
英国:
2021 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英国使用的天然气的 4%、石油的 9% 和煤炭的 27%,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2020 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欧盟使用的天然气的 39%、石油进口的 23% 和煤炭进口的 46%)。
尽管如此,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同样波及了英国。今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能源危机援助计划,包括一项为期两年的能源价格保证,将家庭能源价格限制为电力每千瓦时 34 便士和天然气每千瓦时 10.3 便士。
也就是说,一个每年使用 1.2万 千瓦时天然气和 2900 千瓦时电力的家庭的年能源账单不应超过 2500 英镑(在限价之前为 3549 英镑,按照去年冬天价格则为1277 英镑)。
此外,英国政府为所有英国家庭在接下来6个月内提供能源账单减免:今年10月和 11月减少 66 英镑,2023 年 12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每月减少 67 英镑,总额400英镑。
使用燃料油的家庭还会额外获得100英镑的补贴。800万低收入家庭也可以获得650英镑的额外补贴,残疾人士额外补贴150英镑,养老金领取者额外补贴300英镑。
政府还宣布了一项企业支持计划,从 今年10 月起,未来6个月内保持批发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不变。
能源是民生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能源价格的波动也影响着无数家庭的生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7月发布了关于如何在能源危机中支持经济弱势群体、加快能源转型的研究文章。文章指出,今年能源危机将导致欧洲家庭的平均生活成本上升7%,而且这一消极影响在低收入家庭中更为明显。如何在危机中保障弱势群体生计、维护社会公平,是欧洲各国的一大难题。
目前来看,欧洲各国普遍采取了价格抑制措施,比如补贴、减税和限价。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这些措施只是延迟了能源批发价格对零售价格的传导,不能精准有效地保护经济弱势群体,反而会减少对家庭和企业节约能源的激励作用,会导致全球能源需求和价格持续走高。
此外,这些措施也造成了国家之间的能源财政“军备竞赛”,从各国对德国2000亿欧元能源计划的反应中可见一斑。随着物价继续上涨,欧洲还能够负担这样昂贵的财政措施到何时?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各国政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弱势群体的政策,比如前文提到的各国为低收入人群发放的一次性补贴。此外,对于企业的财政支持只应该是权宜之计,不能作为长久之策,而且应该着重支持因能源危机而遇到困难的企业,比如现金流受阻的中小企业。
如何应对寒冬
如上文所说,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发起全民节能倡议,公共部门更是身先士卒,断热水、停照明、建议远程办公……瑞士政府的建议甚至已经具体到让居民多淋浴少泡澡、做菜时关好锅盖,从而减少能耗。节能不仅是能源危机的要求,也与逐渐主流的环保议题吻合。但是对于各项节能措施,民众真的准备好了吗?
法国《回声报》刊登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0%的法国人同意在公共建筑和私营企业限制供暖不超过19摄氏度,71%的人同意在家中限制供暖。
根据蒙田研究所今年7月的民意调查, 82% 的法国人愿意采用家用电器节能模式,79%的人愿意将传统灯泡更换为 LED ,66%的人会在洗澡或洗澡时降低水温洗澡,64%的人愿意减少开车出行。
法国民众对于不同节能措施的意见。其中深蓝色表示支持,红色表示反对,黄色表示与自己无关(因为没有相关电器),紫色表示无所谓。图源:蒙田研究所
德国briq研究所于今年3月的调查显示,82%的受访者愿意调整供暖以对俄罗斯施压。66%的受访者愿意在家中减少供暖。
除节能外,欧洲各国也在积极寻求俄罗斯能源的替代品,并增加能源储备以应对寒冬。
下图展示了欧盟进口天然气的主要管道路线,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主要经过四条路线进入欧盟:北溪、亚马尔(经过波兰)、乌克兰和 Turkstream(经过土耳其),但北溪、亚马尔均已停止输送天然气。自俄乌战争以来,欧盟和英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相较于往年已经大幅缩减。
欧盟和英国天然气进口情况 (按来源分)。图源:布鲁盖尔智库
与此同时,从挪威、阿尔及利亚进口的天然气数量近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更是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盟已经在向挪威、卡塔尔、阿塞拜疆、北非国家寻求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今年6月,欧盟与以色列、埃及达成协议,增加欧盟经埃及进口的液化天然气。7月,欧盟与阿塞拜疆签署协议,在2027年前将从阿塞拜疆进口的天然气增加一倍。同一个月,意大利与阿尔及利亚签署了一项价值 40 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意大利还与安哥拉和刚果共和国达成了天然气进口协议。
相较于去年同期,欧盟的天然气储气量已经增加了15%。大部分欧盟国家都有自己的储气设施,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奥地利五国的储气容量之和达到欧盟储气总容量的三分之二。
没有储气设施的欧盟成员国(如爱尔兰、芬兰、爱沙尼亚、卢森堡、希腊等国),则可以根据欧洲理事会决议,将等同于本国年均天然气消耗量15%的天然气储存在其他成员国。
如今,尽管欧洲尚未完全入冬,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数据,欧盟储气量已经达到95%。截至发稿时,法国储气量为98%,意大利达到93%,荷兰92%,德国储气量90%,奥地利85%——均已实现欧盟要求的在11月1日前储气量达80%的目标。
欧洲天然气储存情况。图源:半岛电视台(Aljazeera)
尽管如此,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如果欧盟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但同时能源需求不减,到明年2月,欧盟储气量仅有不到20%,必须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如果欧盟能削减9%的能源需求,则有望在少量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情况下保持25%的天然气储备。
比利时布鲁盖尔智库(Bruegel)统计,今年欧盟天然气需求量已经比2019至2021年同期均值下降了7%,主要得益于企业能源需求的减少。考虑到家庭天然气需求集中在秋冬,今年能耗情况还有待观望。
从欧洲各国库存来看,今年勉强可以度过,但若能源短缺得不到有效缓解,明年情况将不甚乐观。政府大力投入财政资金,民众想尽办法节省开支维持生计,更不用提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一切真的值得吗?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