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频频“开口说话”启迪了我们什么?

热点资讯2023-01-19 08:53:31智慧百科

北向资金频频“开口说话”启迪了我们什么?

(原标题:北向资金频频“开口说话”启迪了我们什么?)

    马方业

    新年以来,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频频“开口说话”,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这与去年其平平淡淡的流入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权威数据显示,北向资金2022年全年净流入900亿元。然而,2023年开市以来,仅仅用了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就净流入了500亿元,占比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有余。随着北向资金近日凶猛涌入,股市上诞生了一个新纪录:1月份的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竟然高达938.81亿元,迅速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额。那么,北向资金作为“聪明资金”,近期大幅度净流入A股市场对投资者有什么启迪?

    首先,北向资金作为中国A股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总判断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全年经济增速达到3%。经济增速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同时,我国仍然位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全部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均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余额稳居世界第一。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下,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中国经济展现出了自己的强大韧性。

    对于新一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也是在1月17日这一天,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向世人说,经过努力,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在向世界传递信心与力量。

    作为铆足干劲“拼经济”的2023年,虽然经济仍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是相对于美国的滞胀与欧洲的衰退而言,中国经济实质上是在筑底,在爬坡,在向好。

    其次,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聪明资金”的先知先觉能力依然强大。众所周知,北向资金被很多投资者称之为A股市场上的资金“风向标”,因此,它在市场上的一举一动常常成为市场的焦点,被人重视。纵观A股市场,历次出现大底之时,以北向资金、QFII资金等为代表的“聪明资金”基本上能先知先觉提前入场,并最终获得较为丰厚的业绩回报。而反观我们不少的机构,却往往习惯于跟随别人,做后知后觉者。一先一后,亮出的是投资水平与投资能力上的巨大差异。

    对于国内各类机构来说,不管挑战多大,也应该尽快向“聪明资金”看齐,培养先知先觉能力。

    最后,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聪明资金”一旦认为机遇来临,拿出的肯定是高举高打又动如脱兔的气势。“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句话源自《孙子·九地》,一般是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持重,一旦行动起来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迅速。它被人们演绎出了更多不同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还是形容冷静分析、随机应变能力更恰当一些。“静若处子”是判断力和冷静思考的综合,而“动如脱兔”则考验了快速决断能力和执行力。

    农历“虎”年还未结束,“兔”年还要等几日才“上班”。但北向资金却提前以“动如脱兔”的气势大举加仓A股,充分显示出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后势积极看好的鲜明态度,以及做多、加仓中国资产的智慧、勇气,值得我们国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认真反思与学习。

本文标签: 外资  北向资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