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变身“城中景”!宝山这处城中村改造蓄力待发

热点资讯2023-02-03 15:02:37智慧百科

“旧村”变身“城中景”!宝山这处城中村改造蓄力待发

“旧村”变身“城中景”,城中村改造这项民心工程承载着群众的安居梦,也承载着城市焕新的期待。随着上海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宝山区罗店古镇城中村改造的动迁工作已先行展开,为后续工作提速推进做好准备。目前,一期安置房启动分房,79户居民拿到了首套安置房的钥匙,古镇城中村改造蓄力待发。

走进罗溪路赵巷街东北侧的东南弄村,村民和租户已基本搬空。70岁的黄元酬还没有离开老宅。


黄阿姨的老房

因为儿子失智,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动迁安置组特意让黄阿姨一家继续住在老房过渡。现在,黄阿姨一边照顾儿子的起居,一边忙着整理即将搬入新房的衣物。每天,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带着儿子到一路之隔的安置房转转、盯盯装修:“早装修好一天,我们就可以早住进去一天,心里很期盼。”


黄阿姨的新家

黄阿姨家的老房自建于30年前,砖房木梁、结构单薄,加上临河而建,房屋已沉降开裂,内墙也都潮湿发霉。这几年,她和爱人一直发愁如何筹资重建老房。去年9月,改造的好消息传来,而且首套安置房和老房只隔着一条罗溪路,于是征收工作一展开,黄阿姨便第一个签好了协议。


“以前老房子是你家挨我家,晒不到太阳、风也吹不进来,路窄得两辆自行车碰面都要‘打架’,罐装煤气都只能用自行车推进来。现在新房子不一样了,里面有保温层,上下还有电梯,天然气管道送气,随便怎么用也用不光了。”看着老房即将拆除,虽有不舍,但是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让黄阿姨更充满期待。


黄阿姨家所在的地块位于罗店古镇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多为上世纪80到90年代初的自建农房,大多是砖木结构,形态破旧,年代久远。由于农房占地面积小,私搭违建、外借群租,古镇内部人口越加密集、配套落后、环境脏乱,安全感的缺乏让古镇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此次改造将采用“留改拆”模式,结合古镇风貌保护,保留和提标改造花神堂、承恩堂等历史建筑,拆除破旧农房焕新区域功能和品质。罗店镇抽调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成立改造专班,实行“阳光征收”和人性化方式。其中,在房源落实上,优先匹配就近动迁安置基地的剩余房源,同时分类精准制定各类补偿、补贴标准,全程公开公示。



根据改造报请审批的方案,今后改造地块将根据花神小路,罗太路文化轴线、亭前街商业轴线,以及慢生活微度假区、江南水乡烟火地、多元文化产业区的“一路、两轴、三区”规划,串联起宝山寺和罗店古镇这两个文化地标,融合崭新业态方式,重塑一个水陆交通结合、商业产业集聚的特色老镇旅游区。


罗店镇规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个地块分布在老镇的北侧和西南侧,覆盖了大半个老镇区域,通过这几个区域的开发将带动整个老镇区域配套设施的标准提升,赋予老镇区域生活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扬老镇700年的历史文化,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