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GDP增速排名靠前省份易主,资源大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文 | 张明丽
编辑 | 王延春
上半年,中国31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均为负,1月-8月,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由负转正,剩余30省份依旧为负。
2022年1月-7月,各省公布的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率相较于1月-6月各省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率数据普遍有所下滑。
从财政收入体量来看,广东持续位列第一,1月-7月的财政收入达到7822.0亿,同比下降12.0%,超过1月-6月11.4%的下降幅度。
经济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中,浙江和江苏1月-7月的财政收入分别为5697.09亿和5580亿,同比增长上依旧为负。
1月-7月,浙江财政收入为5697.09亿元,同比下降7.0%,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595.51亿元,同比下降12.7%,同口径下降0.9%;非税收入完成1101.58亿元,增长27.9%。相比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速表现,1月-7月浙江、山东下降幅度扩大,上海、江苏缩小。
1月-8月,各省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率相较于1月-7月各省财政收入自然增长率数据降幅有所收窄。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每个地方产业结构和税源结构不同,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地区生产修复进度较快,所以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自6月以来经济先行修复,而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经济修复会更慢。6月、7月、8月,东部省份经济逐渐向好,因为东部省份经济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对经济有支撑带动作用,因此东部省份经济具有更好的成长性和竞争力,所以这些省份在目前节点来看可能发展略有先后,但整体经济向好趋势值得期待。
综合调研情况及客观数据分析,多位专家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省份财政表现会有改善。
结合9月数据看,1月-9月,在全国各省市地方财政之中,广东省财政收入9861.85亿元,接近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但是增速有所放缓,其同口径增长0.1%,自然口径下降8.55%。
前三季度江苏与浙江两省财政收入不相伯仲,江苏仅高于浙江100亿元,其中,江苏财政收入6940.65亿元,浙江财政收入6840.73亿元。但是,增速方面,江苏财政收入无论是同口径 (-0.8%) 、还是自然口径 (-11.15%) ,均为负增长;而浙江同口径增长3.55%、自然口径下降5.33%。前三季度,有5个省市财政收入超5万亿元,包括上海财政收入达到5704.94亿元、山东5532.45亿元。
上半年30省份均“赤字”
财政总体“紧平衡”
上半年,中国31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均为负,紧平衡压力加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上半年绝大多数省份的财政缺口较去年同期扩大,对转移支付的需要或有所提高。
浙江、广东财政缺口分别从去年同期的205、1618亿元变为1252、2912亿元,增幅均超千亿元。
上海财政缺口为18亿元,收支差额为历史同期首次转负,前些年“一枝独秀”的局面未再重现。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上半年地方财政的收支数据叠加全国经济数据可以折射出中国经济和政策的基本面,上半年财政收入大幅度缩减与3月以来的经济困难有关。经济修复是一个渐进过程,由于经济面临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同样低于预期。
另一个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是今年以来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较为集中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实施月份不均衡,往往是大头落地超前加快实施,落实到各省份上,则体现为前期集中应退尽退。从进度来看,今年实施退税的节奏与年初政府预算公开报告相比明显提前。5月,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加之“三重压力”还在持续显现,考虑到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一些原计划二季度至四季度逐步实施的留抵退税安排都集中前置在4月、5月、6月。
在财政数据里,退税体现为“收入减项”而非“先收后支”,所以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普遍不好。在稳经济保民生尤其是地方三保的压力下,财政支出力度不能减,市场预期不好时,政府又要积极发力投资来稳经济。上半年,各地政府考虑到企业经营困难,针对企业应收税款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缓交措施,原本上半年应收税可能延期到8、9月。
除了政府公共预算收入之外,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控下,政府基金性收入也偏低,土地创收下滑明显,综合各项因素导致前期财政收入低。
部分专家指出,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季节性的,如果从全年来看,全年收入与支出情况整体与预算基本匹配,但是月度间它不一定是完全均衡的,所以有时候入库的多,有时候支出的多,不同省份间也有转移支付差异,这些因素往年也会存在。
不过,今年财政腾挪空间更小。一方面,往年月度间财政收支会出现差额,但今年上半年所有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均为负,包括往年财政领跑的东部省份也出现了困难,这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将在一段时间面临困难。
1月-8月,随着各种政策的刺激作用,各地的财政收入开始向好,大部分省市的财政收入表现将比上一阶段要好。不过,前8个月,上海仍旧是唯一一个实现财政盈余的地区。
3月-6月,上海市由于实行静态管理,上半年财政收入处于赤字状态。1月-7月,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由负转正,剩余30省份依旧为负。
今年以来疫情多点散发确实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阶段性影响,特别是供给端受到影响更为明显。上半年,上海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到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修复,像上海这样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会较快复苏,收入状况逐步改善,体现在财政上即收支差降幅收窄。
上海是东部城市中重要的经济领跑城市,上海经济的快速复苏对与其相关联的产业、周边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均有辐射带动作用。因此上海经济的快速恢复对全国各地财政平稳运行也有积极作用。
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景明告诉《财经》记者,一般公共预算情况往往按年看整体运行情况,一年中支出基本稳定,收入有高峰有低谷,预算执行中,还不能用以判定今年经济情况。上海由于上半年受疫情冲击也出现短暂收支差为负的状态,但随着后来收入追上,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也由负转正。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面趋稳向好基本面不会变。
资源大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得益于国际经济形势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内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今年GDP增速排名靠前省份易主,资源大省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1月-8月,在各地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速(包括留抵退税额)方面,主要资源型省份增收最快,内蒙古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2.20%、山西增速39.80%、新疆增速37.05%、陕西增速29.73%,青海、宁夏增速也达到20%以上。
煤炭、石油等能源类行业持续发力,以效益增收带动财政税收增长,山西GDP首次突破万亿,内蒙古GDP跃升至2万亿元,人均全国第10。新疆、陕西GDP增速均领跑全国。
近期国内煤炭供应受到一定扰动,需求旺季叠加高温持续导致水电偏弱,整体煤价上涨。2022年11月5500K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728元/吨。相比去年同期价格675元/吨上涨了53元/吨。
信达证券指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产生共振,面对下游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煤炭供需格局持续趋紧。考虑到煤矿3-5年产能建设与释放周期,同时全球供给不足叠加国内需求旺盛,未来3年内煤矿价格有望高位维持甚至持续涨价。
白景明表示,财政收入与价格因素相关度高,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都是能源大省。随着能源、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这四个省份资源税收入多,财政收入增长也更快。
分区域看财政收入增长,东部省市大企业多,退费力度大,因此东部地区上半年财政收入下滑明显,6月-8月,东部地区已经连续实现收入正增长,能看出中国经济修复的势头。
中部地区和几个资源大省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表现亮眼。一方面,这与中部省份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基础较好有关。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特别是石油、燃气、煤炭等资源类的。所以与能源资源类收入挂钩的省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等能源资源的富裕的省份收入呈现快速增长。
上半年受留抵退税影响较大
全年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2022年8月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狭义口径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6%,4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一些专家表示,8月全国财政数据体现的经济向好迹象尤为明显。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实现正增长,全国税收收入自然口径增幅由负转正,国内增值税增幅继续回升,主要税种也有小幅增长。随着今后各项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经济企稳向好,财政收入实现稳增长有保障。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随着因城施策的实施,人口净流入、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城市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潜力依然值得期待,政府基金收入也会有所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1月—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8.5%,降幅较1月—7月收窄3.2个百分点。
在三重压力之下,地方政府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增收?
专家认为,各项政策需协同发力促经济。今年5月-8月,国家出台一系列稳经济的政策,今年政策供给充分。
对地方来讲,下一步就是要把中央各项促内需保经济稳供给的政策落好落细。比如,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政策,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促消费,也有一些地方打开政策工具箱,推行“一人购房全家帮”公积金新政,即支持本人及其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或购房款。
还有一些地方在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营收。各方面一同发力,一定能促进全年经济平稳运转,经济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