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坚守创变130年

热点资讯2023-01-14 10:32:48智慧百科

张裕:坚守创变130年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酿一瓶好酒需要多长时间?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回答,记者走进了位于地下的张裕百年大酒窖。

这座大酒窖深达7米,共有8个拱洞,占地面积2666平方米。踏着暗黄的灯光,穿过一个个阴凉恒温的储藏室,我们来到了一个三只体型硕大的橡木桶前。

它们被称为“亚洲桶王”,每个高约2.6米、长约3.6米,是这座酒窖的“镇窖之宝”。据测算,每个橡木桶容量高达15000公升(2万瓶葡萄酒)。倘若一个人从20岁时开始一天饮酒一斤,年至百岁也无法将其饮完。

据史料记载,这座地下百年大酒窖与眼前的三个“亚洲桶王”同龄,都是张裕创立之初,由创始人张弼士投巨资从欧洲运回材料建造。如今,三只橡木桶表面满是斑驳的历史印迹,在这里它们静静地见证着整个张裕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沉浮。

1892年,“红顶商人”张弼士满怀实业报国热情,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海边创立了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化的先河。从1892年至2022年,张裕成立至今恰逢130周年。

这130年间,张裕从晚清时期到军阀割据,从抗日战争到建国解放,历经多次战乱、几近破产停业;建国后,也曾搭乘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春风,迎来十数载之黄金发展期。如今,张裕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完成了全国乃至全球化布局,在全球拥有14座酒庄、25万亩葡萄基地,产品已远销5大洲70多个国家,产能规模名列全球第四、品牌价值位居全球第二。

张裕百年大酒窖宛如一个历史博物馆,汇集着中国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个产区的葡萄酒。面对着这一桶桶陈酿,周洪江说道,这130年来,张裕从未改变的是,对葡萄酒主业的坚守,对葡萄酒品质的追求。张裕用130年的时间坚守着企业愿景与信念,精酿着这瓶“中国红”。

时间的陈酿

翻开张裕厚厚的历史画卷——1892年的那个龙年,正处于清朝晚期内忧外患、中西文化大碰撞的年代,也是戊戌变法、立宪维新的历史前夜。

51岁的“南洋首富”张弼士于1891年受东海关道盛宣怀邀请,前来烟台探讨兴办铁路、开发矿山事宜。当这位有着“中国的洛克菲勒”之称的红顶商人来到这座滨海小城时,心思却全不在此。

那时,清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引入西方工业、学习西方文化成为了热潮。1871年,在一次应邀参加雅加达法国领事馆的酒会时,张弼士听一位法国领事提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他曾随英法联军到过烟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生葡萄,士兵取当地葡萄酿出了品质上佳的葡萄酒。从那时起,张弼士便对山东烟台产生了兴趣,萌发了创办葡萄酒厂的念头。

张弼士于1841年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18岁时因家乡受灾、家境贫寒,只身远走南洋。在南洋的30余年里,他从事矿产业、垦殖业、船舶业、银行业、房产业及药材业等,鼎盛时期资产达8000万两白银,渐成南洋首富,后官至一品大员,是最知名的红顶商人之一。

十九世纪末,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热潮。在盛宣怀的支持下,张弼士数次到烟台考察当地的土壤和水文状况,发现烟台的地理纬度与法国波尔多大致相同,气候等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具备建立葡萄酒厂的天然条件。

1892年,张弼士拿出300万两白银买下烟台东部和西南部两座荒山,雇佣2000劳工开辟葡萄园,又在市区建起两层楼,挂上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牌匾。因张弼士所办实业多用“裕”字,借昌裕兴隆之吉,“裕”字前冠以张姓,张裕由此得名。有人以所能购买的粮食进行过等价测算,每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400多元,300万两与12亿元大体相当。

后来,张弼士投建葡萄酒工厂的行为得到了光绪皇帝赞赏,并谕旨,“宜切实筹办,以收实效”。

可130年前,在中国建造第一个葡萄酒厂处处需要拓荒。张弼士在《奉旨创办酿酒公司》记载道:“盛公谓亦曾试过,并查悉近地所产葡萄甚多,每担百斤,仅售价三元,惜无酿师可靠,不果办。而勋(张弼士别名张振勋)独以酒樽(酒瓶)一物为虑。盛公曰:上海有玻璃厂,无虑也。”

最终,张弼士聘请了身为奥匈帝国驻芝罘(烟台旧称)领事馆的副领事马克斯·冯·巴保男爵担任酿酒师,才真正解决了酿造技术之忧。巴保男爵出身于德国贵族,其父是德国著名葡萄酒学专家,巴保男爵从小就在父亲创办的克洛斯特新堡葡萄酒学校学习。

葡萄酒素有“七分原料、三分酿造”之说。张裕建厂时,烟台仅能找到食用葡萄,张弼士便从国外总共引进了124种酿酒葡萄品种。目前,在国内栽培的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霞多丽、玫瑰香、雷司令、琼瑶浆……90%以上的葡萄品种都是由张裕最初引入中国并命名的。这也为日后整个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留下了火种。

几经周折,张裕公司最终将洋葡萄与烟台本地山葡萄嫁接,才彻底解决了易受病虫害等难题,诞下了糖度高、色素好、抗寒耐病虫的“混血儿”葡萄品种。巴保男爵制定了早期的葡萄酒、白兰地酿造工艺;主持酿制出雷司令、红玫瑰、琼瑶浆、夜光杯、佐谈经等15种产品。

与其他工业品不同的是,葡萄酒对于储藏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了打造出上乘品质,1894年张裕开始建设地下大酒窖。酒窖北距海岸不足百米,低于海平面一米有余,历时11年两次被毁、三次改建,于1905年建成,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酒窖”。酒窖橡木桶,是张弼士专门从奥地利和意大利买来百年橡木加工而成。

资金、人才、技术、原料、仓储,万事俱备。终于在1899年,张裕酿出了中国第一瓶葡萄酒。1914年,张裕酿出中国第一瓶白兰地。1909年,张裕引进法国、德国、日本熔炉各一座,建成年产量100万只的中国第一家玻璃酒瓶厂,早于法国波尔多15年,实现了“酒庄内灌装”。

从1892年至1914年,创建经历22年之久、所贮存之酒也经过18年的窖藏,直至西方专家认为“色纯味醇”时,张裕公司方于1914年正式申请注册,将产品投放到海内外市场。至此张裕公司即形成葡萄园、酿酒厂、玻璃瓶厂、经销网络于一体的联合企业。

在张弼士以侍郎身份向光绪皇帝奏陈的《振兴商务条议》中写道:“臣于光绪二十年,曾呈请奏设葡萄酒公司于烟台试办,延聘酒司,买地种植,建造酒窖,购机试酿,几费筹划,经营考验,始有头绪,将藉此以开中国之风气,为兴商之先路也。”

1915年,正值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美国政府为表庆贺承办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受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邀请,中华民国政府委任张弼士为“中华游美实业团”团长,率团参加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

在这届旧金山世博会,张裕的“红玫瑰葡萄酒”、“雷司令白葡萄酒”、“可雅白兰地”和“味美思”一举荣获4枚金质奖章。它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在20世纪初就已经具有挑战国际水平的品质。

张弼士“实业兴邦、利不外溢”的商业主张,也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赞赏。在视察张裕公司并品尝葡萄酒后,孙中山挥笔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这也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中国企业留下的墨宝。

近代中国,政权频繁更替、社会饱经战乱,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建国解放,张裕的命运就像大海中的小船,随着风浪上下起伏。直到1948年年底烟台解放,工厂被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毛主席阅看《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后作出批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同年,周总理亲批,向张裕拨款65万元,用于提高名酒质量,为张裕实现质的飞跃打下基础。

空间的延伸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中国加入WTO、全面与世界接轨,中国更是从此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葡萄酒消费量持续快速的增长。根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发布的报告,中国葡萄酒消费的年增长率从2002年到2006年的7%增长至2006年到2011年的13%。截至2011年底,中国市场葡萄酒消费量又超越英国、跃升至世界第五,增幅居全球之首。

由此,中国必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已成为全球业内的共识。谁主导着全球第一大市场,谁就有机会问鼎全球第一的宝座。从2002年以后,全球洋酒巨头开始蜂拥而入、赴华淘金。

从那时起,周洪江明显感到,张裕面对的市场形势与先辈们所遇到的截然不同——外资巨头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已成为全球各种势力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作为民族品牌,张裕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又该如何守住家门口的市场,成为历史赋予他们这代人的使命。

从2000年开始,中国进口葡萄酒从3.51万千升逐年增长,除了2013、2014年短暂回调,一路上涨到2017年的最高点74.5万千升。洋酒在华市场份额从最初的不足一成,一路飙升直至占据半壁……

在周洪江看来,从产品上,消费者追求不同的风土、个性化的口感;从市场上,全球都是相通的,任何一个市场面临的都是国际竞争——张裕如果不能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中国市场也无法守住既有的阵地;同样,只有首先巩固了本土市场,未来才可能真正实现走出去、全球化发展。

葡萄酒业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之说,葡萄质量的高低对葡萄酒品质起到决定性因素。周洪江坚信,要想抵御洋酒,葡萄酒品质是决胜的关键。坚守本土市场,就要从最为基础的种植葡萄做起,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打下根基。

从2008年起,张裕开始在全国各葡萄产区进行布局——山东烟台、新疆石河子、宁夏青铜峡、陕西咸阳、辽宁桓仁、北京密云6大葡萄主产区拥有了2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建立了八大酒庄,成为国内葡萄基地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企业。

正当海外强敌涌入中国市场之际,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企业,张裕却反其道行之——把目光从国内提升到全球,通过对全球主产国的海外并购实现全球化布局。从2013年起,张裕先后收购了法国富郎多公司、西班牙爱欧公爵酒庄、法国蜜合花酒庄、智利魔狮酒庄、澳大利亚歌浓酒庄和法国拉颂酒庄。至此,张裕全球化布局已初步完成。

原来,面对洋酒入侵的攻势,张裕制定出顺势而为的应对策略,即产业布局从本土延伸至国外,通过全球并购调配全球资源来丰富产品线、壮大自身,形成以整体谋局部、以全球谋中国的态势。

这是中国酒业第一个实现全球布局的企业,也让百年历史的张裕从此打开了新的空间格局——调配全球原料、人才、技术、市场资源,提升中国张裕的品质。

在中国烟台海滨张裕总部的办公室,张裕的高管层能通过海外子公司随时获得汇集而来的全球行业资讯;不同的子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地,如智利、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每年3月份葡萄成熟压榨,原料种植易受天气影响,一旦某一产区出现天灾,全球调配能够平衡内部的供应和生产体系;不同产区葡萄风味不同,张裕能够在全球调配,弥补旗下公司不同风格、不同价位产品线的缺失;“酿酒师是酒厂的灵魂”,张裕已启动全球酿酒师轮岗工作制度,为分布各大洲的酒庄带去全球不同酿造的技术,提升葡萄酒品质;市场网络的整合互通,则能让张裕各公司产品在全球各大市场进行分销……

葡萄酒越来越崇尚个性化,谁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占领更多的市场。随着海外并购的增多,张裕开始从一个中国本土酿酒企业向全球领先的葡萄酒品牌运营商转型。

不同的时代,面对着不同的市场,服务于不同的消费群体,百年张裕探索着全新的改革发展思路。

在疫情这三年来,尽管海外商务消费场景大大减少,但因消费市场比较成熟,家庭消费能够支撑起葡萄酒销量业绩,刚刚过去的一年,张裕海外的业绩反而在上升。全球化发展也为张裕在国内的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目前,张裕推出一系列改革——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张裕正探索从以前的商务消费向家庭消费的转变,开启新的市场;随着数字化的兴起,张裕正在致力于推动全员、全域、全时的数字化转型改造,试图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喝的越来越少,喝得越来越好”,也让企业将“聚焦高端”“聚焦高品质”作为时代命题,满足富裕起来中国的新消费群体……

百年品牌更需经得住时代的洗礼。自1892年创立以来,张裕经历过战争年代,经过朝代的更迭,经历过许许多多比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艰难的时期。张裕并未躺在博物馆里,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

张裕公司董事长周洪江说道,从一百多年前张弼士“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中华民众”,到如今张裕自信地走向世界,“实业兴邦”与“敢为人先”已成为这家百年企业逆周期成长与进化的不竭动力。张裕希望消费者从张裕这杯酒中既能品出百年历史的厚重感,也能尝出全球布局的多样性,还能回味出紧随时代变革的新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种昂经济观察报记者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